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0-2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4页 |
1.1.1 时代背景:顺应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第10-11页 |
1.1.2 社会背景:全面深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举措 | 第11-12页 |
1.1.3 现实背景:应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实困境的途径 | 第12-13页 |
1.1.4 未来趋势:作文教学研究的新动向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4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3.1 语篇 | 第24-25页 |
1.3.2 认知写作 | 第25页 |
1.3.3 语篇综合写作 | 第25-26页 |
1.3.4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 | 第26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7-28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6 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6.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28页 |
1.6.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2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理论概况 | 第29-44页 |
2.1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2.1.1 为何写:通过写作来学习 | 第29-30页 |
2.1.2 写什么:基于语篇 | 第30页 |
2.1.3 怎么写:过程写作法 | 第30-34页 |
2.2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基本观点 | 第34-40页 |
2.2.1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过程 | 第34-37页 |
2.2.2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类型 | 第37-39页 |
2.2.3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特点 | 第39-40页 |
2.3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的意义 | 第40-44页 |
2.3.1 通过写作提高阅读能力 | 第40-41页 |
2.3.2 通过写作发展写作能力 | 第41-42页 |
2.3.3 通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 | 第42-43页 |
2.3.4 通过写作促进个人发展 | 第43-44页 |
3 高中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 第44-63页 |
3.1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生长点 | 第44-48页 |
3.1.1 明晰的写作知识 | 第44-45页 |
3.1.2 明晰的写作技能 | 第45-46页 |
3.1.3 明晰的写作策略 | 第46-48页 |
3.2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目标 | 第48-54页 |
3.2.1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总目标 | 第48-49页 |
3.2.2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过程目标 | 第49-54页 |
3.3 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内容 | 第54-63页 |
3.3.1 基于“知识”类语篇的认知写作活动 | 第55-57页 |
3.3.2 基于“引起议题”类语篇的认知写作活动 | 第57-59页 |
3.3.3 基于“提供资料”类语篇的认知写作活动 | 第59-63页 |
4 高中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实施 | 第63-78页 |
4.1 高中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操作流程 | 第63-66页 |
4.1.1 写作前准备阶段 | 第63-64页 |
4.1.2 预写作阶段 | 第64-65页 |
4.1.3 写作阶段 | 第65页 |
4.1.4 写作后阶段 | 第65-66页 |
4.2 高中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66-67页 |
4.2.1 以学生为主体,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第66页 |
4.2.2 强调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 | 第66页 |
4.2.3 以写作过程为基础,重视写作策略的全程性指导 | 第66-67页 |
4.2.4 建立写作学习的支架系统 | 第67页 |
4.2.5 重视学生写作思维的转变 | 第67页 |
4.3 高中语篇综合式认知写作教学案例 | 第67-78页 |
4.3.1 案例一:《苏东坡传》专题研讨写作教学设计 | 第68-74页 |
4.3.2 案例二:新词新语现象的探究写作教学设计 | 第74-78页 |
5 研究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