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第2章 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讨 | 第13-25页 |
2.1 研究性教学 | 第13-18页 |
2.1.1 研究性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 第13-15页 |
2.1.2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研究性教学与相关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 第16-18页 |
2.2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3 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33页 |
3.1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调查的整体设计 | 第25-26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3.1.2 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3.3 问卷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原则与路径探讨 | 第33-38页 |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原则探讨 | 第33-35页 |
4.1.1 自主性原则 | 第33页 |
4.1.2 研究性原则 | 第33-34页 |
4.1.3 实践性原则 | 第34页 |
4.1.4 过程性原则 | 第34页 |
4.1.5 多样性原则 | 第34-35页 |
4.2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的路径 | 第35-38页 |
4.2.1 课堂教学 | 第35-36页 |
4.2.2 课外实践活动 | 第36-38页 |
第5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初步 | 第38-47页 |
5.1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概述 | 第38-39页 |
5.2 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案例 | 第39-47页 |
5.2.1 案例一: 认识一个物理学家 | 第39-43页 |
5.2.2 案例二: 自主复习、讲评活动 | 第43-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7-48页 |
附录1 | 第48-50页 |
附录2 | 第50-52页 |
附录3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