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2.1 股权激励 | 第20-21页 |
2.1.1 股权激励的含义 | 第20页 |
2.1.2 股权激励主要模式 | 第20页 |
2.1.3 股权激励的五个关键要素 | 第20-21页 |
2.2 股权激励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2.2.3 激励理论 | 第22页 |
2.3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 | 第22-25页 |
2.3.1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的含义 | 第22-23页 |
2.3.2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现状分析 | 第25-36页 |
3.1 Y科技公司概况 | 第25-27页 |
3.1.1 总体概况 | 第25页 |
3.1.2 公司治理 | 第25-26页 |
3.1.3 人力资源状况 | 第26-27页 |
3.2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背景与动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背景分析 | 第27-29页 |
3.2.2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动因分析 | 第29-30页 |
3.3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现状 | 第30-35页 |
3.3.1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管理组织结构 | 第30-31页 |
3.3.2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内容 | 第31-35页 |
3.3.3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现状 | 第35页 |
3.4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第四章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第36-60页 |
4.1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思路 | 第36-37页 |
4.2 基于因子分析的经营业绩评价模型 | 第37-47页 |
4.2.1 Y科技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8-41页 |
4.2.2 因子分析过程 | 第41-47页 |
4.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资本市场反应 | 第47-53页 |
4.3.1 定义事件、事件日、事件窗 | 第48页 |
4.3.2 估算收益率的模型 | 第48-49页 |
4.3.3 评价资本市场反应过程 | 第49-53页 |
4.4 员工流动性分析 | 第53-55页 |
4.5 创新能力分析 | 第55-56页 |
4.6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56-60页 |
4.6.1 行权条件设计不完善 | 第56-58页 |
4.6.2 激励期限短 | 第58-59页 |
4.6.3 激励对象的选择不透明 | 第59页 |
4.6.4 售股条件不明确 | 第59-60页 |
第五章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与保障措施 | 第60-66页 |
5.1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的原则与重点 | 第60-61页 |
5.1.1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的原则 | 第60页 |
5.1.2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的重点 | 第60-61页 |
5.2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建议 | 第61-64页 |
5.2.1 完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 | 第61-62页 |
5.2.2 延长激励有效期 | 第62-63页 |
5.2.3 优化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 | 第63页 |
5.2.4 合理分配期权授予数量 | 第63页 |
5.2.5 规定售股条件 | 第63-64页 |
5.3 Y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64-66页 |
5.3.1 加强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与执行的监督 | 第64页 |
5.3.2 及时进行股权激励信息披露 | 第64-65页 |
5.3.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5页 |
5.3.4 完善股权激励有效实施的外部环境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