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第一章 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22页 |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一、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 | 第12-13页 |
二、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 | 第13-14页 |
三、重视“形式”的作文教学 | 第14-15页 |
四、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一、作文教学对学生主体的忽视 | 第16-17页 |
二、作文教学脱离生活 | 第17-18页 |
三、作文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生活化作文教学产生、发展的意义 | 第19-22页 |
一、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思想理念 | 第19-20页 |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第一节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2-28页 |
一、建构主义提供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二、叙事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三、人本主义提供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生活化作文教学理论的重点 | 第28-34页 |
一、写作主体性 | 第29-30页 |
二、主张亲历性 | 第30-31页 |
三、表达个性化 | 第31-32页 |
四、侧重实用性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运用 | 第34-46页 |
第一节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运用 | 第34-40页 |
一、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第34-36页 |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第36-37页 |
三、发现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 第37-38页 |
四、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认识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中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设计 | 第40-46页 |
一、作文教学的课堂案例及生活化作文教学设计 | 第40-43页 |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