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8-12页 |
| (一) 社会背景 | 第8-10页 |
| (二) 学校背景 | 第10-12页 |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5页 |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二)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四、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第15页 |
| (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 第15-17页 |
| (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 (四) 系统组织理论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 一、论文中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一) 生命质量 | 第18页 |
| (二) 大学生生命质量 | 第18-19页 |
| (三) 生命质量评价 | 第19页 |
| 二、大学生生命质量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 第25-27页 |
| (一)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5页 |
| (二) 调查内容 | 第25-27页 |
| 二、调查方法 | 第27页 |
| (一) 随机抽样方法 | 第27页 |
| (二) 访谈法 | 第27页 |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 (一) 量表的记分 | 第27页 |
| (二) 领域记分 | 第27-28页 |
| (三) 分析工具 | 第28-29页 |
| (四) 质量控制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0-68页 |
| 一、调查结果 | 第30-40页 |
| (一) 整体情况 | 第30页 |
| (二) 个人信息具体情况 | 第30-37页 |
| (三) WHOQOL-BREF统计得分 | 第37-40页 |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68页 |
| (一) 单因素分析 | 第40-63页 |
| (二) 综合因素分析 | 第63-6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3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 (一) 影响因素情况 | 第68-69页 |
| (二) 研究假设验证情况 | 第69-70页 |
| 二、政策建议 | 第70-72页 |
| (一) 政府社会角度 | 第70页 |
| (二) 学校角度 | 第70-71页 |
| (三) 家庭角度 | 第71页 |
| (四) 自身角度 | 第71-72页 |
| 三、创新和不足 | 第72-73页 |
| (一) 本文创新之处 | 第72页 |
| (二) 本文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 附录 | 第73-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