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青年女同性恋家庭接纳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言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框架第19页
        1.4.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同性恋者家庭接纳及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 同性恋者家庭接纳概述第21页
        2.1.1 同性恋者家庭接纳的概念第21页
        2.1.2 同性恋的相关概念第21页
    2.2 理论依据第21-24页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1-22页
        2.2.2 认知理论第22页
        2.2.3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第22页
        2.2.4 系统理论第22-23页
        2.2.5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第23-24页
第三章 案例背景与案主的接纳阻碍第24-29页
    3.1 案例背景第24-26页
        3.1.1 案例背景介绍第24-25页
        3.1.2 案主的自我认同状况第25-26页
    3.2 同性恋案主自我接纳的阻碍第26页
        3.2.1 自我排斥第26页
        3.2.2 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承受能力较差第26页
    3.3 同性恋案主家庭接纳的阻碍第26-27页
        3.3.1 传统家庭观和两性婚恋观第27页
        3.3.2 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的压力第27页
    3.4 同性恋案主社会接纳的阻碍第27-29页
        3.4.1 传统文化的约束第27-28页
        3.4.2 传播媒介的报道有失偏颇第28页
        3.4.3 艾滋病与同性恋相等同的定势思维第28-29页
第四章 个案介入分析第29-38页
    4.1 个案基本情况分析第29页
    4.2 个案介入过程及分析第29-34页
        4.2.1 个案中案主困境的原因预估第29-30页
        4.2.2 制定计划和目标第30页
        4.2.3 对个案进行介入和干预第30-34页
    4.3 个案介入评估第34-38页
        4.3.1 评估与结果第34-35页
        4.3.2 介入与干预中社会工作的专业体现和原则第35-38页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第38-41页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38页
    5.2 关于本研究的思考第38-41页
        5.2.1 价值两难问题第38-39页
        5.2.2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中立和案主自决问题第39页
        5.2.3 同性恋社会工作的家庭接纳效果有待检验第39页
        5.2.4 同性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丧葬仪式与社区团结
下一篇:优化下岗职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社会工作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