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小型卫星机械臂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末端执行器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3-17页
        1.2.1 俄罗斯的锥—杆式对接机构第13-14页
        1.2.2 加拿大大型空间机械臂专用灵巧手SPDM第14页
        1.2.3 日本ETS-Ⅶ的末端执行器机构ERA和ARH第14页
        1.2.4 美国的“轨道快车”第14-15页
        1.2.5 中国的空间站对接技术第15-17页
    1.3 末端执行器机构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结构设计第19-30页
    2.1 小型卫星对接捕获技术的难点第19-20页
    2.2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技术要求及方案分析第20-21页
        2.2.1 技术要求第20页
        2.2.2 方案分析第20-21页
    2.3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方案设计第21-23页
        2.3.1 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第21-23页
        2.3.2 机构组件及功能第23页
    2.4 部分重要机构的结构设计第23-26页
        2.4.1 缓冲器结构设计第23-25页
        2.4.2 局部拉杆设计第25页
        2.4.3 被动部分第25-26页
    2.5 驱动系统第26-27页
    2.6 测控系统第27-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抓接过程建模与位姿分析第30-40页
    3.1 抓接机构坐标系定义第30-31页
    3.2 抓接机构姿态参数第31-32页
        3.2.1 欧拉角法第31页
        3.2.2 四元数法第31-32页
        3.2.3 欧拉角和四元数的转换关系第32页
    3.3 抓接机构姿态运动学第32-34页
        3.3.1 欧拉运动学方程第32-33页
        3.3.2 四元数运动学方程第33-34页
    3.4 抓接机构相对位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34-37页
        3.4.1 动力学建模第35-37页
        3.4.2 在轨抓接过程中两卫星状态空间描述第37页
    3.5 抓接机构姿态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37-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仿真分析第40-57页
    4.1 基于ADAMS软件的仿真分析第40-42页
        4.1.1 ADAMS软件介绍第40页
        4.1.2 分析方法第40-42页
    4.2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抓接过程仿真结果第42-56页
        4.2.1 正方向抓取仿真工况第42-47页
        4.2.2 轴心非对齐抓取仿真工况第47-51页
        4.2.3 轴向倾斜抓取仿真工况第51-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试验验证第57-65页
    5.1 物理样机第57-58页
    5.2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测试方法第58-61页
        5.2.1 机构参数及静态测试第58页
        5.2.2 机构运动测试第58-61页
    5.3 末端执行器抓接机构的测试结果及分析第61-64页
        5.3.1 机构参数及静态测试结果第61-62页
        5.3.2 机构运动捕获测试结果分析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种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治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仿生家居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