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泉城路商业区停车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 第13页 |
| ·土地开发强度持续上升 | 第13页 |
| ·道路网络容量趋近饱和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6-19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 ·空间范围的界定 | 第20-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第2章 济南市泉城路商业区交通调查 | 第25-35页 |
| ·泉城路商业区道路交通现状 | 第25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设施调查 | 第25-35页 |
|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 ·调查内容 | 第25-26页 |
| ·调查时间 | 第26页 |
| ·调查方法 | 第26页 |
| ·调查统计结果 | 第26-35页 |
| 第3章 泉城路商业区交通特征分析 | 第35-54页 |
| ·相关概念 | 第35-39页 |
| ·停车设施类型 | 第35页 |
| ·停车基本特性参数 | 第35-38页 |
| ·城市商业区的交通环境 | 第38-39页 |
| ·泉城路商业区静态交通分析 | 第39-48页 |
| ·停车行为分析 | 第39-41页 |
| ·停车设施利用特性分析 | 第41-45页 |
| ·停放车辆类型分析 | 第45页 |
| ·停车设施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 ·交通用地分析 | 第47页 |
| ·道路设施分析 | 第47-48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动态交通分析 | 第48-53页 |
| ·可达性分析 | 第48-49页 |
| ·道路服务水平分析 | 第49-51页 |
| ·机动车流量流向分析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控制策略 | 第54-71页 |
| ·理论借鉴 | 第54-55页 |
| ·广义可达性——形成以公交出行为主导的出行模式 | 第54页 |
| ·停车位供给总量的宏观控制 | 第54-55页 |
| ·停车位配建指标与道路载荷的互适 | 第55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控制研究 | 第55-61页 |
| ·商业区停车特征 | 第55-56页 |
| ·停车需求预测 | 第56-58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需求预测 | 第58-61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设施结构建议 | 第61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配建研究 | 第61-71页 |
| ·控规中的停车位指标 | 第61-64页 |
| ·停车配建指标的研究 | 第64-68页 |
| ·泉城路商业区停车配建校核 | 第68-71页 |
| 第5章 拥堵时段的停车位供给策略 | 第71-79页 |
| ·泉城路商业区交通拥堵时段及成因 | 第71-73页 |
| ·交通拥堵时段分析 | 第71页 |
| ·交通拥堵的成因 | 第71-73页 |
| ·拥堵时段停车设施供给策略 | 第73-79页 |
| ·修正规模,实现供需平衡 | 第73页 |
| ·增加容量,优化资源布局 | 第73-74页 |
| ·制定政策,控制停车需求 | 第74-75页 |
| ·合理规划,组织外围停车 | 第75页 |
| ·科学管理,严格限制路内停车 | 第75-77页 |
| ·优化结构,倡导公共交通方式 | 第77页 |
| ·科技保障,应用信息诱导技术 | 第77-78页 |
| ·综合挖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 第78-79页 |
| 结语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附图 | 第82-89页 |
| 后记 | 第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