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页 |
РЕФЕРАТ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引子 | 第10-11页 |
(一)《奥哲果夫词典》简介 | 第10-11页 |
(二)《现汉》概要 | 第11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注释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奥哲果夫词典》中鸟类词条释义模式分析 | 第16-32页 |
一、《奥哲果夫词典》中的鸟类条目 | 第16-17页 |
二、《奥哲果夫词典》中鸟类条目的释义模式的建构 | 第17-29页 |
(一)由一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17-18页 |
(二)由二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18-21页 |
(三)由三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21-25页 |
(四)由四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25-27页 |
(五)由五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27-28页 |
(六)由六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28-29页 |
三、《奥哲果夫词典》中鸟类词条的释义方法 | 第29-31页 |
(一)定义释义方法 | 第29-31页 |
(二)同义释义方法 | 第31页 |
(三)反义释义方法 | 第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现汉》中鸟类词条释义模式分析 | 第32-44页 |
一、《现汉》中的鸟类条目 | 第32页 |
二、《现汉》中鸟类条目的释义模式建构 | 第32-41页 |
(一)由一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3页 |
(二)由二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3-34页 |
(三)由三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4页 |
(四)由四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4-35页 |
(五)由五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5-36页 |
(六)由六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6-37页 |
(七)由七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7页 |
(八)由八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7-38页 |
(九)由九元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8-39页 |
(十)由十元及更多修饰成分构成的释义模式 | 第39-41页 |
三、《现汉》中鸟类词条的释义方法 | 第41-43页 |
(一)定义释义方法 | 第41-42页 |
(二)同义释义方法 | 第42-43页 |
(三)反义释义方法 | 第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奥哲果夫词典》和《现汉》中鸟类词条释义模式和释义方法的异同 | 第44-49页 |
一、释义模式和释义方法的相同之处 | 第44页 |
二、释义模式和释义方法的不同之处 | 第44-48页 |
三、小结 | 第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奥哲果夫词典》和《现汉》中鸟类词条释义元语言异同分析 | 第49-54页 |
一、元语言的基本概念含义 | 第49页 |
二、词典释义的元语言问题 | 第49-50页 |
三、《奥哲果夫词典》中鸟类词条释义元语言单位 | 第50-52页 |
四、《现汉》中鸟类词条释义的元语言单位 | 第52-53页 |
五、小结 | 第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