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情感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安高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论文中的新见解第15-17页
2 辅导员职业情感的核心概念及理论渊源追溯第17-23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高校辅导员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2 职业情感概念界定第18-19页
    2.2 基于辅导员职业情感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19-20页
        2.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0页
        2.2.3 社会角色理论第20-21页
        2.2.4 激励理论第21-23页
3 辅导员职业情感的现状第23-43页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第23页
        3.1.1 问卷设计与发放第23页
        3.1.2 问卷的有效统计第23页
    3.2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第23-25页
        3.2.1 调查对象第23-24页
        3.2.2 调查方法第24-25页
    3.3 辅导员职业情感的总体情况描述性分析第25-36页
        3.3.1 职业认同感不足第25-28页
        3.3.2 职业责任感微弱第28-29页
        3.3.3 职业荣誉感缺失第29-31页
        3.3.4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分析第31-36页
    3.4 辅导员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第36-40页
        3.4.1 不同性别的比较第36页
        3.4.2 不同年龄的比较第36-37页
        3.4.3 不同学历的比较第37-38页
        3.4.4 不同婚姻状况的比较第38页
        3.4.5 不同工作年限的比较第38-39页
        3.4.6 不同岗位性质的比较第39-40页
    3.5 辅导员职业情感的特征第40-43页
        3.5.1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40页
        3.5.2 阶段性与稳定性的统一第40-41页
        3.5.3 外显性与隐藏性的统一第41-43页
4 辅导员职业情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51页
    4.1 国家层面的影响第43-44页
        4.1.1 社会认可度低第43-44页
        4.1.2 政策制定不完善第44页
        4.1.3 职业发展空间狭窄第44页
    4.2 学校层面的影响第44-47页
        4.2.1 角色定位模糊第44-45页
        4.2.2 政策落实不到位第45页
        4.2.3 薪资待遇差第45-46页
        4.2.4 考核制度不科学第46页
        4.2.5 学生的影响第46-47页
        4.2.6 同事的影响第47页
    4.3 个人层面的影响第47-51页
        4.3.1 价值观发生扭曲第47-48页
        4.3.2 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第48页
        4.3.3 知识结构匮乏第48-51页
5 辅导员积极职业情感培养的对策第51-59页
    5.1 优化辅导员职业情感培养的外部环境第51-55页
        5.1.1 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加强职业归属感第51-52页
        5.1.2 强化物质保障,不断加强职业幸福感第52页
        5.1.3 创新工作理念,不断加强职业责任感第52-53页
        5.1.4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选聘制度和考核体系第53-54页
        5.1.5 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第54-55页
    5.2 增强辅导员职业情感的内生动力第55-59页
        5.2.1 改变认知,全面培养自身积极职业情感第55页
        5.2.2 坚持学习,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第55-56页
        5.2.3 加强锻炼,全面提升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第56页
        5.2.4 积极实践,全面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第56-59页
结语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第67-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比较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