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2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7-18页
    1.2 研究综述第18-2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22-28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8-31页
        1.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8-29页
        1.3.2 主要研究问题与研究模型第29-30页
        1.3.3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4 研究意义第31页
        1.4.1 理论意义第31页
        1.4.2 现实意义第31页
    1.5 本研究的结构第31-32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32-45页
    2.1 研究工具第32-35页
        2.1.1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第32-33页
        2.1.2 来华预科留学生心理适应量表第33-34页
        2.1.3 来华预科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量表第34页
        2.1.4 访谈提纲设计第34-35页
    2.2 问卷发放第35-36页
        2.2.1 预调查第35页
        2.2.2 正式实施测试第35-36页
    2.3 研究对象第36-39页
        2.3.1 调查问卷研究对象第36-39页
        2.3.2 深入访谈研究对象第39页
    2.4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9-45页
        2.4.1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信效度分析第39-43页
        2.4.2 《来华预科留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信效度分析第43-44页
        2.4.3 《来华预科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量表》信效度分析第44-45页
第三章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5-72页
    3.1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情况统计与分析第45-60页
        3.1.1 学习适应情况整体分析第45-50页
        3.1.2 学习目标适应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0-52页
        3.1.3 教学模式适应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2-54页
        3.1.4 学习环境适应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4-56页
        3.1.5 学习能力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6-57页
        3.1.6 学习态度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7-59页
        3.1.7 小结第59-60页
    3.2 个体因素与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0-65页
        3.2.1 地域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0-61页
        3.2.2 性别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1-63页
        3.2.3 母语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3-64页
        3.2.4 语言学习经历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4页
        3.2.5 小结第64-65页
    3.3 来华预科留学生汉语学习适应与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第65-70页
        3.3.1 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第65-69页
        3.3.2 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第69-70页
    3.4 统计模型第70-7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72-78页
    4.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4.1.1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总体情况第72页
        4.1.2 个体因素与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第72-73页
        4.1.3 留学生学习适应与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第73页
    4.2 建议第73-78页
        4.2.1 对预科教学的建议第73-75页
        4.2.2 对预科管理工作的建议第75-77页
        4.2.3 对预科生自身的建议第77-78页
第五章 结语第78-80页
    5.1 本文的成果第78页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78页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7页
致谢第87-89页
附录一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Ⅰ(英文版)第89-95页
附录二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Ⅰ(中文版)第95-99页
附录三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Ⅱ(英文版)第99-104页
附录四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量表Ⅱ(中文版)第104-108页
附录五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访谈提纲第108-109页
附录六 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访谈录音文本第109-13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集合构建路径探究--以《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为例
下一篇: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