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独生子女的友谊对孤独感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第11-28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和已有研究回顾第13-28页
        2.1 友谊的研究第13-17页
        2.2 孤独感的研究第17-19页
        2.3 友谊与孤独感的联系第19-21页
        2.4 研究现状第21-27页
        2.5 问题提出和假设第27-28页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28-32页
    1 被试第28页
    2 研究工具及施测程序第28-31页
        2.1 友谊变量的测量工具第28-29页
        2.2 孤独与抑郁量的测量工具第29-31页
    3 施测过程和收集数据第31-32页
        3.1 施测过程第31页
        3.2 收集数据第31-32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2-51页
    1 独生子女青少年样本的变量分析第32-40页
        1.1 总体人数分布第32页
        1.2 独生子女被试友谊数量变量的统计量和变化趋势第32-35页
        1.3 独生子女被试友谊质量变量的统计量和变化趋势第35-37页
        1.4 独生子女被试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统计量与变化趋势第37-39页
        1.5 独生子女青少年各个变量的性别差异第39-40页
    2 独生子女青少年友谊变量对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第40-42页
        2.1 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验证友谊各变量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第40-41页
        2.2 孤独感对抑郁情绪的线形回归分析第41-42页
    3 建构模型第42-51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矩阵第42-43页
        3.3 两种模型第43-51页
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1 结论第51-52页
    2 讨论第52-57页
        2.1 关于独生子女青少年友谊变量、孤独感、抑郁情绪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第52-54页
        2.2 关于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友谊变量与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影响关系第54-55页
        2.3 关于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友谊变量与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结构模型第55-57页
第五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63页
    1 研究不足第57-59页
        1.1 研究的实验方法第57页
        1.2 研究的被试样本第57-58页
        1.3 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第58页
        1.4 研究的其他考虑因素第58-59页
    2 研究的展望与现实意义第59-63页
        2.1 研究展望第59-60页
        2.2 本研究对独生子女青少年应对教育的启示第60-63页
附录第63-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后记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零部件中转型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天津市文化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