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6-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价值和研究问题 | 第13-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1.2.3 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1.3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注释 | 第19-20页 |
2 主要概念和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55页 |
2.1 主要概念 | 第20-24页 |
2.1.1 企业敏捷性 | 第20-22页 |
2.1.2 跨组织系统柔性 | 第22-24页 |
2.1.3 供应链资源依赖 | 第24页 |
2.2 企业敏捷性研究 | 第24-38页 |
2.2.1 敏捷性研究的提出 | 第25-26页 |
2.2.2 敏捷企业的三个支撑要素 | 第26-27页 |
2.2.3 敏捷性关键使能技术和工具 | 第27-29页 |
2.2.4 企业敏捷性实现机制 | 第29-36页 |
2.2.5 跨组织系统与企业敏捷性的关系 | 第36-37页 |
2.2.6 企业敏捷性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7-38页 |
2.3 动态能力研究 | 第38-47页 |
2.3.1 动态能力的提出 | 第38-39页 |
2.3.2 动态能力的内涵 | 第39-42页 |
2.3.3 动态能力的假设 | 第42页 |
2.3.4 动态能力的构建和实现机制 | 第42-44页 |
2.3.5 动态能力实现的技术手段 | 第44页 |
2.3.6 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 第44-45页 |
2.3.7 动态能力框架对于本研究的适用性和文献缺口 | 第45-47页 |
2.4 动态能力与敏捷性的关系 | 第47-48页 |
2.5 资源依赖理论相关研究 | 第48-53页 |
2.5.1 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主要内容 | 第49-50页 |
2.5.2 企业减少环境依赖性的机制和途径 | 第50-51页 |
2.5.3 权力与依赖性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2.5.4 依赖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52页 |
2.5.5 资源依赖理论对敏捷性研究的意义 | 第52-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3 IOS柔性、供应链资源依赖与企业敏捷性的理论模型 | 第55-70页 |
3.1 概念模型 | 第55-56页 |
3.2 敏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56-60页 |
3.2.1 感知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2 应变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3 感知能力和应变能力一致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 供应链资源依赖优势对企业敏捷性的作用 | 第60-62页 |
3.3.1 供应链资源依赖优势 | 第60-61页 |
3.3.2 专用性投资的套牢问题和权力的不平衡 | 第61-62页 |
3.4 IOS柔性对企业敏捷性的作用 | 第62-68页 |
3.4.1 IOS柔性对感知能力的作用 | 第63-66页 |
3.4.2 IOS柔性对应变能力的作用 | 第66-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0页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70-78页 |
4.1 量表编制 | 第70-74页 |
4.1.1 量表编制过程 | 第70-71页 |
4.1.2 量表测项 | 第71-74页 |
4.2 数据收集 | 第74-75页 |
4.2.1 抽样和数据采集 | 第74页 |
4.2.2 描述性统计 | 第74-75页 |
4.3 数据质量检验 | 第75-77页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75-76页 |
4.3.2 未响应偏差检验 | 第76页 |
4.3.3 正态分布检验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IOS柔性、供应链资源依赖与企业敏捷性的实证研究 | 第78-97页 |
5.1 测量模型分析(EFA和CFA分析) | 第78-81页 |
5.1.1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78-79页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79-81页 |
5.2 结构模型分析 | 第81-92页 |
5.2.1 感知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81-85页 |
5.2.2 资源依赖优势和IOS柔性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分析 | 第85-88页 |
5.2.3 企业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88-90页 |
5.2.4 IOS柔性调节作用显著性的稳健性检测 | 第90-91页 |
5.2.5 企业敏捷性对IOS柔性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91-92页 |
5.3 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 第92-94页 |
5.3.1 焦点企业有相对优势的情况 | 第92-94页 |
5.3.2 焦点企业有相对劣势的情况 | 第94页 |
5.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94-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页 |
注释 | 第95-97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97-108页 |
6.1 主要发现 | 第97-101页 |
6.1.1 企业敏捷一致性影响绩效 | 第97-98页 |
6.1.2 感知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比应变能力的影响更强 | 第98页 |
6.1.3 供应链资源依赖优势对企业敏捷性有负向影响 | 第98-99页 |
6.1.4 供应链资源依赖优势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 | 第99-100页 |
6.1.5 IOS柔性能够缓解资源依赖优势对企业绩效和敏捷性的负向影响 | 第100-101页 |
6.1.6 企业敏捷性中介IOS对绩效的影响 | 第101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101-102页 |
6.3 理论贡献 | 第102-105页 |
6.3.1 阐明了资源依赖关系在IT使能的敏捷性中的作用 | 第102-104页 |
6.3.2 完善了IT对企业敏捷性的作用机理 | 第104页 |
6.3.3 完善了IOS商业价值的实现途径 | 第104-105页 |
6.4 实践意义 | 第105-106页 |
6.5 研究展望 | 第106-107页 |
注释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4页 |
附录1 企业敏捷性相关期刊文献 | 第124-131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131-134页 |
附录3 EFA/CFA分析结果 | 第134-137页 |
附录4 结构模型PLS分析结果图 | 第137-146页 |
附录5 读博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