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OCT4 概述 | 第17-23页 |
1.1.1 Oct4 蛋白结构 | 第17-18页 |
1.1.2 Oct4 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第18-20页 |
1.1.3 外源性 Oct4 转录因子多功能诱导作用 | 第20-21页 |
1.1.4 Oct4 的上游调控机制及调节通路 | 第21-23页 |
1.1.5 展望 | 第23页 |
1.2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概述 | 第23-24页 |
1.2.1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24页 |
1.3 HIV-TAT 概述 | 第24-26页 |
1.3.1 Tat 蛋白的结构 | 第25页 |
1.3.2 Tat 蛋白的转导作用机制 | 第25-26页 |
1.4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 第26-29页 |
1.4.1 概述 | 第26页 |
1.4.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第26页 |
1.4.3 昆虫表达系统 | 第26-27页 |
1.4.4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 第27页 |
1.4.5 植物表达系统 | 第27页 |
1.4.6 酵母表达系统 | 第27-29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29-31页 |
第2章 重组 TAT-OCT4 在毕赤酵母高分泌表达的研究 | 第31-57页 |
2.1 材料 | 第31-35页 |
2.1.1 主要器材及设备 | 第31-3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2-35页 |
2.2 方法 | 第35-47页 |
2.2.1 Trizol 法从人肝组织中提取总 RNA | 第35-36页 |
2.2.2 Tat-Oct4 的克隆(RT-PCR 法) | 第36-38页 |
2.2.3 HSA-Tat- Oct4- pPICZα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2.2.4 HSAsp-Tat- Oct4-pPICZα表达工程菌的构建和筛选 | 第40-47页 |
2.3 结果 | 第47-53页 |
2.3.1 Oct4 的基因克隆 | 第47-49页 |
2.3.2 Tat-Oct4 工程菌的构建及筛选 | 第49-53页 |
2.3.3 毕赤酵母表达 Tat-Oct4 最佳 pH 的确定 | 第53页 |
2.4 讨论 | 第53-57页 |
第3章 TAT-OCT4 中试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研究 | 第57-69页 |
3.1 材料 | 第57-60页 |
3.1.1 主要器材及设备 | 第57页 |
3.1.2 主要溶液配制和试剂 | 第57-6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0-63页 |
3.2.1 Tat-Oct4 大规模发酵 | 第60-62页 |
3.2.2 Tat-Oct4 大规模纯化系统的建立 | 第62-63页 |
3.3 结果 | 第63-65页 |
3.3.1 大规模发酵参数图 | 第63-64页 |
3.3.2 蛋白质分离纯化结果 | 第64-65页 |
3.4 讨论 | 第65-69页 |
第4章 TAT-OCT4 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69-79页 |
4.1 材料 | 第69-70页 |
4.1.1 材料来源 | 第69页 |
4.1.2 主要器材及设备 | 第69页 |
4.1.3 主要配制溶液和试剂 | 第69-7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4.2.1 脐带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70页 |
4.2.2 脐带成纤维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70-71页 |
4.2.3 Tat-Oct4 诱导实验 | 第71页 |
4.2.4 蛋白诱导后脐带成纤维细胞的冻存、复苏 | 第71页 |
4.2.5 蛋白诱导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 第71-7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74-76页 |
4.3.1 蛋白诱导后成脐带纤维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第74-75页 |
4.3.2 实时定量 PCR 检测干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 | 第75-76页 |
4.3.3 蛋白诱导后细胞的表面标志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76页 |
4.4 讨论 | 第76-79页 |
第5章 诱导后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 第79-8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5.1.1 主要器材与设备 | 第79页 |
5.1.2 主要配制溶液和试剂 | 第79-8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0-83页 |
5.2.1 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 | 第80-82页 |
5.2.2 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 第82-83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83-86页 |
5.3.1 神经细胞 | 第83-84页 |
5.3.2 成骨细胞 | 第84-86页 |
5.4 讨论 | 第86-89页 |
研究总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