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 第13页 |
1.3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2.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抛锚式教学 | 第16-19页 |
2.1.1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 第17页 |
2.1.3 抛锚式教学的环节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1页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1-22页 |
2.3 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2.3.1 国外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2 国内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4 国内外关于写作教学的理念 | 第25-27页 |
2.4.1 结果写作教学法 | 第25页 |
2.4.2 过程写作教学法 | 第25-26页 |
2.4.3 体裁教学法 | 第26页 |
2.4.4 写长法 | 第26-27页 |
3.研究方法与实验 | 第27-34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3.3.1 调查问卷 | 第27-28页 |
3.3.2 测试试卷 | 第28页 |
3.4 实验实施过程 | 第28-29页 |
3.5 实验样课 | 第29-34页 |
4.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34-47页 |
4.1.1 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水平 | 第34-36页 |
4.1.2 试验后两个班写作水平差异 | 第36-39页 |
4.1.3 实验后控制班写作水平的变化 | 第39-40页 |
4.1.4 实验后实验班写作水平的变化 | 第40-41页 |
4.1.5 调查问卷分析 | 第41-47页 |
4.2 结果讨论 | 第47-49页 |
4.2.1 对写作内容、选词和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对语法和连贯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5.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5.1 本研究的启示 | 第49-50页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1 实验前问卷调查表 | 第55-56页 |
附录2 实验后问卷调查表 | 第56-57页 |
附录3 前测、后测试题 | 第57-58页 |
附录4 阅读范文 | 第58-59页 |
附录5 控制班前测分数 | 第59-60页 |
附录6 控制班后测分数 | 第60-61页 |
附录7 实验班前测分数 | 第61-62页 |
附录8 实验班后测分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