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评估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采集系统建设运行情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外AMI系统现状 | 第13-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况 | 第18-33页 |
2.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架构 | 第18-23页 |
2.1.1 远程通信技术 | 第20-22页 |
2.1.2 本地通信技术 | 第22-23页 |
2.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概况 | 第23-32页 |
2.2.1 数据采集 | 第25-26页 |
2.2.2 数据管理 | 第26页 |
2.2.3 定值控制 | 第26-27页 |
2.2.4 远方控制 | 第27-28页 |
2.2.5 综合应用 | 第28-30页 |
2.2.6 运行维护管理 | 第30-32页 |
2.2.7 系统接口 | 第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指标设计 | 第33-47页 |
3.1 指标设计的依据 | 第33页 |
3.2 设计思想及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3.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42页 |
3.3.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指标体系 | 第34-37页 |
3.3.2 具体指标含义及算法 | 第37-42页 |
3.4 指标评价要求 | 第42-47页 |
3.4.1 业务应用需求分析 | 第42页 |
3.4.2 数据流量分析 | 第42-45页 |
3.4.3 系统数据采集成功率指标 | 第45-46页 |
3.4.4 采集系统其它指标的要求 | 第46-47页 |
第4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评价 | 第47-58页 |
4.1 运行评价方法简述 | 第47-48页 |
4.2 层次分析法 | 第48-51页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48-49页 |
4.2.2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 第49页 |
4.2.3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 第49页 |
4.2.4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49-51页 |
4.3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1-58页 |
4.3.1 指标体系的梳理 | 第51-53页 |
4.3.2 指标比较标度值计算 | 第53-54页 |
4.3.3 基于三角模糊AHP法的权重计算 | 第54-58页 |
第5章 系统运行评价软件设计及案例分析 | 第58-70页 |
5.1 评估软件系统的研发目标 | 第58页 |
5.2 设计原则 | 第58页 |
5.3 设计方案 | 第58-66页 |
5.3.1 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 第59-60页 |
5.3.2 日均采集成功率自动计算 | 第60页 |
5.3.3 技术架构设计 | 第60-64页 |
5.3.4 业务功能实现 | 第64-66页 |
5.4 采集系统运行评价考核案例分析 | 第66-70页 |
5.4.1 考核指标的设计理念 | 第66页 |
5.4.2 考核指标的范围和目标 | 第66-67页 |
5.4.3 考核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 第67-68页 |
5.4.4 绩效考核与制度控制 | 第68页 |
5.4.5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