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Extended Abstract | 第10-3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30-36页 |
·引文 | 第30-31页 |
·基本思路 | 第31-34页 |
·视觉词汇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视觉词汇的多义性 | 第33-34页 |
·论文章节分布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 第36-48页 |
·体验的认知观 | 第36-38页 |
·视觉词汇的研究现状 | 第38-46页 |
·国际上对视觉词汇的研究现状 | 第38-42页 |
·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 | 第38-40页 |
·视觉词汇的对比研究 | 第40-41页 |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 第41-42页 |
·国内对视觉词汇的研究现状 | 第42-46页 |
·对汉语视觉动词词义的研究 | 第42-43页 |
·汉英视觉词汇的对比研究 | 第43-45页 |
·视觉动词语法化的研究 | 第45-46页 |
·汉语框架语义研究 | 第46页 |
·前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向和理论框架 | 第48-71页 |
·研究方向 | 第48-51页 |
·汉字的表意性 | 第48-50页 |
·汉语双音化趋势 | 第50-51页 |
·研究方法 | 第51-56页 |
·汉语视觉词汇的研究方法 | 第51-53页 |
·英语视觉词汇的研究方法 | 第53-56页 |
·理论基础 | 第56-62页 |
·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 | 第56-62页 |
·传统的一词多义观 | 第57页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一词多义 | 第57-58页 |
·原型理论下的一词多义 | 第58-59页 |
·隐转喻机制带来的一词多义 | 第59-61页 |
·从语义链到“字典+语法”式的义项确认 | 第61-62页 |
·框架语义学的启示 | 第62-71页 |
·框架语义学的历史 | 第63页 |
·框架语义学的发展 | 第63-65页 |
·框架和词的关系 | 第65-66页 |
·框架的场景观 | 第66-67页 |
·框架与隐喻投射 | 第67-68页 |
·框架理论下的一词多义 | 第68-71页 |
第四章 视觉名词的语义及用法分析 | 第71-95页 |
·汉语视觉名词的语义及用法分析 | 第71-89页 |
·“眼睛”的用法分析 | 第71-74页 |
·含“眼”的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74-87页 |
·用“眼”来指外部世界的其他物体 | 第76-79页 |
·用“眼”来表述态度和情感 | 第79-81页 |
·眼向时间空间域的延伸 | 第81-82页 |
·“眼”向思维认知域的延伸 | 第82-85页 |
·用“眼”来进行社会交往 | 第85页 |
·由眼到视觉感受 | 第85-86页 |
·“眼”在汉语中的文化义 | 第86-87页 |
·“目”字成词状况 | 第87-89页 |
·和英文“eye”的语义对比 | 第89-92页 |
·小结 | 第92-95页 |
第五章 视觉形容词的对比分析 | 第95-99页 |
·“瞎”和“盲”的语义和用法分析 | 第95-96页 |
·和blind 的对比情况 | 第96-99页 |
第六章 视觉动词的语义对比 | 第99-135页 |
·视觉动词的分类 | 第99-102页 |
·体验型动词 | 第99-100页 |
·主动型动词 | 第100页 |
·描述型动词 | 第100-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汉语中视觉词汇的语义及用法 | 第102-121页 |
·“看”的语义分析 | 第102-105页 |
·“看”在物理域中的使用 | 第102-103页 |
·看在抽象域中的使用 | 第103-105页 |
·含“看”的复合词 | 第105-113页 |
·“见”的分析 | 第113-115页 |
·“看”与“见”的区别 | 第115-116页 |
·“视”字的成词情况 | 第116-118页 |
·向前看,向后看----“望”与“顾” | 第118-120页 |
·“观”的成词情况及用法 | 第120-121页 |
·英语中视觉动词的语义和用法 | 第121-135页 |
·Look 的语义及用法 | 第121-126页 |
·See 的语义及用法 | 第126-133页 |
·see 的语法化转变 | 第133-135页 |
第七章 我们看见了什么---视觉神经生理的启示 | 第135-150页 |
·视觉感知的内容 | 第135-136页 |
·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 第136-145页 |
·由视觉到知觉--- 生理学的启示 | 第137-139页 |
·共同的生理基础决定普遍的认知水平 | 第139-141页 |
·视觉生理对色彩认识的提示 | 第139-140页 |
·血液循环生理对情感流露的启示 | 第140-141页 |
·眼睛对情感流露的启示 | 第141页 |
·视觉病理的启示 | 第141-142页 |
·由视觉到知觉--- 心理学的启示 | 第142-144页 |
·视觉与心智的关系 | 第144-145页 |
·视觉词汇向心智领域的延伸 | 第145-150页 |
·视觉注意力到思维注意力 | 第145页 |
·视觉的选择性到思维的选择性 | 第145-146页 |
·视觉范畴化归类到思维范畴化归类 | 第146-147页 |
·视觉适应性到心理适应性 | 第147页 |
·光线与视角 | 第147-148页 |
·小结 | 第148-150页 |
第八章视觉感知的框架分析 | 第150-157页 |
·视觉框架描述 | 第150-152页 |
·“看出”的框架分析 | 第152-153页 |
·汉英框架对比--以描述型视觉动词为例 | 第153-155页 |
·评价:对某个现象给予的正面或负面的判断 | 第153-154页 |
·“看上去”在样貌框架中表评价 | 第153页 |
·look 在样貌框架中表评价 | 第153-154页 |
·特性描述: 对现象的主观描述 | 第154-155页 |
·汉语“看上去”在样貌框架中表特性描述 | 第154页 |
·英语see 在样貌框架中表特性描述 | 第154-155页 |
·推断: 对现象的主观推断 | 第155页 |
·汉语“看上去”在样貌框架中表推断 | 第155页 |
·英语样貌框架中表推断的例子 | 第155页 |
·框架成分中的非核心内容 | 第155-157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57-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157-161页 |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5页 |
参考网站 | 第175-176页 |
附录 《词表》中含视觉词的复合词与词组 | 第176-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