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1.3.1 技能与技能要素 | 第16-17页 |
1.3.2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 第17-18页 |
1.3.3 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 第18-19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 第20-21页 |
2.1.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2.1.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内容 | 第21页 |
2.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3页 |
2.2.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内部驱动因素 | 第22页 |
2.2.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因素 | 第22-23页 |
2.3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提升对策研究 | 第23页 |
2.4 以往研究述评 | 第23-25页 |
3 宁波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 第25-30页 |
3.1 宁波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25-27页 |
3.1.1 建立高技能人才多元培养体系 | 第25-26页 |
3.1.2 健全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 | 第26-27页 |
3.1.3 优化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机制 | 第27页 |
3.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27-30页 |
3.2.1 提高人才定位的准确性 | 第27-28页 |
3.2.2 注重操作方式的多元化 | 第28页 |
3.2.3 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 | 第28页 |
3.2.4 坚持建设环节的法制化 | 第28-30页 |
4 宁波市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实际测度 | 第30-43页 |
4.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理论分析—基于“任务—周边”绩效的视角 | 第30-31页 |
4.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测评问卷的设计 | 第31-32页 |
4.3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测评问卷的试测 | 第32-35页 |
4.3.1 度检验 | 第32-33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33-35页 |
4.4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样本选择和统计分析 | 第35-43页 |
4.4.1 样本选择 | 第35-36页 |
4.4.2 描述性分析 | 第36-39页 |
4.4.3 方差分析 | 第39-43页 |
5 宁波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54页 |
5.1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理论 | 第43-45页 |
5.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第45-46页 |
5.3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问卷的试测 | 第46-48页 |
5.3.1 信度检验 | 第46-47页 |
5.3.2 效度检验 | 第47-48页 |
5.4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 第48-54页 |
5.4.1 描述性分析 | 第48-50页 |
5.4.2 关分析 | 第50-51页 |
5.4.3 回归分析 | 第51-54页 |
6 宁波市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提升对策 | 第54-57页 |
6.1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提升院校培养能力 | 第54页 |
6.2 建立企业培训制度,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6.3 推行名师带徒制度,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 第55页 |
6.4 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7.2 研究创新点 | 第58-59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及影响因素测评问卷 | 第66-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