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问题的缘由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本问题的方法 | 第14-15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丽江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和教材概述 | 第16-18页 |
第一节 丽江地区的小学基本情况介绍 | 第16-17页 |
一、丽江地区教育背景简介 | 第16页 |
二、丽江地区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 第16-17页 |
三、小学音乐课国本教材简介 | 第17页 |
第二节 丽江地区小学本土音乐教材介绍 | 第17-18页 |
一、丽江地方教材《音乐》的介绍 | 第17页 |
二、小学音乐课本乡土读本的介绍 | 第17-18页 |
三、校本课程《纳西童谣》的简介 | 第18页 |
第二章 本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使用现状 | 第18-23页 |
第一节 本土音乐教材在第一课堂中的使用现状调查 | 第18-20页 |
一、丽江地方教材《音乐》在音乐课中的使用现状 | 第19页 |
二、小学音乐课本乡土读本在音乐课中的使用现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纳西族音乐在小学第二课堂中的使用现状调查 | 第20-23页 |
一、母语课中的纳西族音乐应用 | 第20-21页 |
二、东巴文化传承班中的纳西族音乐 | 第21-22页 |
三、合唱团对纳西族音乐教学的推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丽江地区本土音乐教材的使用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丽江地方教材《音乐》的使用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一、影响教师对教材认可度的因素 | 第23-27页 |
二、教材的推广和持续使用所面临的阻碍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小学音乐课本乡土读本的使用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一、使用率和占用课时数所反映出的问题 | 第29-30页 |
二、影响教师对教材重视度的因素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本土音乐教育的利弊分析 | 第31-34页 |
一、活动课堂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 第31页 |
二、学校本位的忧虑 | 第31-32页 |
三、家长的态度对其配合度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节 丽江地方音乐教材与国本音乐教材的比较分析 | 第34-39页 |
一、地方音乐教材与国本音乐教材的内容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二、地方音乐教材与国本音乐教材在使用中的优与劣 | 第37-38页 |
三、总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对纳西族音乐与小学教育相融合的反思与建议 | 第39-54页 |
第一节 地方教材的价值 | 第39-41页 |
一、文化传承的载体 | 第39-40页 |
二、丰富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 | 第40页 |
三、树立学生的本民族自我认同感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地方性音乐教材和课程的发展遇到的困境 | 第41-51页 |
一、教师文化自觉性仍需提高 | 第41-45页 |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相互配合 | 第45-48页 |
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 | 第48-51页 |
第三节 本土文化和音乐进学校的发展策略 | 第51-54页 |
一、改变过度依赖第一课堂的思维惯性 | 第51-52页 |
二、多学科、多种教学形式共同参与 | 第52-53页 |
三、建立属于本地学校的文化特色,在学业竞争中另辟蹊径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一 | 第58-60页 |
附录二 | 第60-62页 |
附录三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