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2 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第18-19页 |
第2章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初中素质教育概述 | 第19-37页 |
2.1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 | 第19-26页 |
2.1.1 人的发展理念 | 第20-21页 |
2.1.2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第21-24页 |
2.1.3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 | 第24-26页 |
2.2 初中素质教育 | 第26-31页 |
2.2.1 素质、素质教育、初中素质教育 | 第26-29页 |
2.2.2 初中素质教育的特点 | 第29-31页 |
2.3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初中素质教育的关系 | 第31-37页 |
2.3.1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初中素质教育发展的思想指南 | 第31-35页 |
2.3.2 推进初中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 第35-37页 |
第3章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理论依据与借鉴 | 第37-45页 |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理论 | 第37-41页 |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发展及素质教育思想 | 第41-42页 |
3.3 国外关于人的发展及教育思想 | 第42-45页 |
第4章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我国初中素质教育现状 | 第45-54页 |
4.1 我国初中素质教育取得的成就 | 第45-47页 |
4.1.1 素质教育共识基本形成 | 第45页 |
4.1.2 素质教育得到广泛实施 | 第45-46页 |
4.1.3 素质教育实施取得实效 | 第46-47页 |
4.2 我国初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7-54页 |
4.2.1 初中教育者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全面 | 第47-49页 |
4.2.2 初中素质教育偏离“育人为本”核心 | 第49页 |
4.2.3 初中素质教育形式化突出 | 第49-50页 |
4.2.4 初中素质教育各要素发展不协调 | 第50-52页 |
4.2.5 初中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 | 第52-54页 |
第5章 我国初中素质教育问题原因探析 | 第54-60页 |
5.1 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 | 第54-55页 |
5.2 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的制约 | 第55页 |
5.3 中高考竞争对素质教育的牵动 | 第55-57页 |
5.4 社会用人不良风气的影响 | 第57页 |
5.5 家庭、社会对初中素质教育配合不够 | 第57-58页 |
5.6 初中素质教育科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58-60页 |
第6章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推进我国初中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索 | 第60-68页 |
6.1 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初中素质教育认识水平 | 第60-61页 |
6.2 端正教育宗旨,确立初中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 第61-63页 |
6.3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第63-64页 |
6.4 改革考试制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真正转变 | 第64-65页 |
6.5 完善用人机制,营造初中素质教育良好社会环境 | 第65-66页 |
6.6 创新管理制度,为初中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 第66-67页 |
6.7 建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初中素质教育实效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