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身份感知对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情感承诺和垂直集体主义的效应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一、角色理论 | 第21-22页 |
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内部身份感知 | 第23-25页 |
一、内部身份感知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内部身份感知的影响研究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时间侵占行为 | 第25-29页 |
一、时间侵占行为的概念 | 第25-28页 |
二、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情感承诺 | 第29-30页 |
一、情感承诺的概念 | 第29-30页 |
二、情感承诺的影响研究 | 第30页 |
第五节 垂直集体主义 | 第30-32页 |
一、垂直集体主义的概念 | 第30-31页 |
二、垂直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2-38页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32-38页 |
一、内部身份感知和时间侵占行为 | 第32-34页 |
二、中介效应:情感承诺 | 第34-36页 |
三、调节效应:垂直集体主义 | 第36页 |
四、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问卷设计 | 第38-40页 |
第一节 变量测量 | 第38-39页 |
一、内部身份感知 | 第38页 |
二、时间侵占行为 | 第38-39页 |
三、情感承诺 | 第39页 |
四、垂直集体主义 | 第39页 |
第二节 问卷内容和数据收集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研究 | 第40-58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40-42页 |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页 |
第二节 信度分析 | 第42-45页 |
一、内部身份感知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43页 |
二、时间侵占行为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43-45页 |
三、情感承诺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45页 |
四、垂直集体主义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45页 |
第三节 效度分析 | 第45-50页 |
一、内容效度检验 | 第46页 |
二、构建效度检验 | 第46-50页 |
第四节 基本假设检验 | 第50-58页 |
一、主效应检验 | 第50-52页 |
二、中介效应检验 | 第52-54页 |
三、调节作用检验 | 第54-55页 |
四、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55-57页 |
五、假设检验结果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8-65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58-61页 |
一、内部身份感知对时间侵占行为有负向影响 | 第58-59页 |
二、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 | 第59-60页 |
三、垂直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第61-63页 |
一、加强组织对员工内部身份感知的培养 | 第61-62页 |
二、增加员工工作资源应对时间侵占行为 | 第62页 |
三、塑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承诺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63-65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63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录: 问卷调查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