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造境,以形传神--沈从文散文英译实践报告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14-16页 |
1.1 翻译选材 | 第14-15页 |
1.2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第16-24页 |
2.1 理论准备 | 第16-17页 |
2.2 原文分析 | 第17-21页 |
2.2.1 原文形式系统审美信息分析 | 第17-19页 |
2.2.1.1 语音层 | 第17-18页 |
2.2.1.2 词语层 | 第18-19页 |
2.2.1.3 句段层 | 第19页 |
2.2.2 原文非形式系统审美信息分析 | 第19-21页 |
2.2.2.1 情与志 | 第20页 |
2.2.2.2 意与象 | 第20-21页 |
2.3 翻译原则 | 第21-22页 |
2.3.1 审美再现 | 第21页 |
2.3.2 忠实达意 | 第21-22页 |
2.4 翻译过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24-40页 |
3.1 “形”美再现 | 第24-35页 |
3.1.1 语音层面审美再现 | 第24-29页 |
3.1.1.1 节奏 | 第25-26页 |
3.1.1.2 拟声词 | 第26-27页 |
3.1.1.3 叠音词 | 第27-29页 |
3.1.2 词语层面审美再现 | 第29-33页 |
3.1.2.1 遣词 | 第29-31页 |
3.1.2.2 修辞 | 第31-33页 |
3.1.3 句式层面审美再现 | 第33-35页 |
3.1.3.1 流水句 | 第33-34页 |
3.1.2.2 平行结构 | 第34-35页 |
3.2 “神”美再现 | 第35-40页 |
3.2.1 意象 | 第36-37页 |
3.2.2 意境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40-44页 |
4.1 原文审美信息在译文中的获得 | 第40页 |
4.2 原文审美信息在译文中的流失 | 第40-42页 |
4.2.1 翻译客体的可译性限度 | 第40-41页 |
4.2.2 翻译审美主体的能力限度 | 第41-42页 |
4.3 翻译实践对记叙性散文翻译的启示 | 第42页 |
4.4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一 原文 | 第46-64页 |
附录二 译文 | 第6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