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框架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 第13-17页 |
2.1 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1.1 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与种类 | 第13页 |
2.1.2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与作用 | 第13-14页 |
2.1.3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与内容 | 第14页 |
2.1.4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结果 | 第14-15页 |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1 审计对象的双重性 | 第15页 |
2.2.2 审计内容的全面性 | 第15-16页 |
2.2.3 审计评价的风险性 | 第16页 |
2.3 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3.1 受托经济责任与审计 | 第16页 |
2.3.2 公共受托责任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第16-17页 |
第3章 长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 第17-34页 |
3.1 案例简介 | 第17-19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3.1.2 审计评价 | 第18-19页 |
3.1.3 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 第19页 |
3.1.4 审计建议 | 第19页 |
3.2 长阳经济开发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19-32页 |
3.2.1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不够 | 第19-22页 |
3.2.2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参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 第22-26页 |
3.2.3 县区审计机关的审计独立性不强 | 第26-27页 |
3.2.4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 | 第27-28页 |
3.2.5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困难 | 第28-29页 |
3.2.6 县区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 | 第29-32页 |
3.3 长阳经济开发区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2-34页 |
第4章 长阳经济开发区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启示 | 第34-36页 |
4.1 加强县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导向性 | 第34页 |
4.2 建立高素质的县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 第34页 |
4.3 提高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 第34-35页 |
4.4 建立科学完善的县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 第35页 |
4.5 明确县区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标准 | 第35-36页 |
4.6 提高县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运用效能 | 第36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 | 第36-3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5.2 研究不足展望 | 第37-39页 |
5.2.1 研究的不足 | 第37-38页 |
5.2.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38-39页 |
附表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