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绩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文章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并购的理论基础及并购绩效的评估方法 | 第16-24页 |
2.1 并购绩效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18页 |
2.1.1 并购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并购绩效 | 第17-18页 |
2.2 并购动因理论 | 第18-20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9页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9页 |
2.2.4 快速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3 并购绩效的评估方法 | 第20-21页 |
2.3.1 事件研究法 | 第20页 |
2.3.2 财务绩效法 | 第20-21页 |
2.4 本文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 | 第21-24页 |
第3章 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动因及过程分析 | 第24-28页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24-25页 |
3.1.1 中国平安集团简介 | 第24页 |
3.1.2 上海家化简介 | 第24-25页 |
3.2 并购动因分析 | 第25-26页 |
3.3 并购过程 | 第26-28页 |
第4章 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绩效分析 | 第28-44页 |
4.1 短期绩效分析 | 第28-30页 |
4.2 财务指标分析 | 第30-38页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0-33页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4.2.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4.2.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36-38页 |
4.3 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38-41页 |
4.3.1 市场份额 | 第38-39页 |
4.3.2 研发能力 | 第39页 |
4.3.3 产品和服务质量 | 第39-41页 |
4.4 EVA经济增加值分析 | 第41-44页 |
第5章 政策及建议 | 第44-48页 |
5.1 企业角度 | 第44-46页 |
5.1.1 选择正确的并购目标企业 | 第44-45页 |
5.1.2 并购后采取积极的措施整合 | 第45页 |
5.1.3 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并购 | 第45-46页 |
5.1.4 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46页 |
5.2 政府角度 | 第46-48页 |
5.2.1 规范政府行政干预行为 | 第46页 |
5.2.2 不断完善有关并购的法律法规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