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1.2.1 货币政策 | 第13-14页 |
1.2.2 融资约束 | 第14-15页 |
1.2.3 研发投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与研究贡献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研究贡献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0-3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20-21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2.2.1 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2.2.2 货币政策波动的经济后果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29页 |
2.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9-32页 |
第3章 中国相关制度变迁及企业相关现状分析 | 第32-46页 |
3.1 中国研发投资政策环境变迁及公司研发投资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3.1.1 中国研发投资政策环境变迁 | 第32-35页 |
3.1.2 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3.1.3 我国研发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3.2 中国融资制度及公司融资约束现状分析 | 第38-46页 |
3.2.1 中国外部融资制度环境分析 | 第38-41页 |
3.2.2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3.2.3 我国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第4章 基于融资约束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46-66页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46-49页 |
4.1.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46页 |
4.1.2 货币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研究 | 第46-47页 |
4.1.3 内部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 | 第47-48页 |
4.1.4 外部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 | 第48-49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49-55页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9-50页 |
4.2.2 样本选择偏误检验 | 第50-52页 |
4.2.3 变量定义及测量方法 | 第52-54页 |
4.2.4 模型的构建及说明 | 第54-55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5页 |
4.3.2 单变量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4.3.3 相关性分析 | 第56-57页 |
4.3.4 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60-63页 |
4.4.1 采用其他分析方法 | 第60-62页 |
4.4.2 使用研发强度衡量企业研发投资 | 第62-63页 |
4.4.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63页 |
4.5 进一步研究:被企业规模调节的直接效应分析 | 第63-6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66-70页 |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66-68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5.1.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67-68页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8-70页 |
5.2.1 本研究中的不足 | 第68页 |
5.2.2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考虑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6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