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股权概念 | 第15页 |
2.1.2 股权激励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2.3 股权激励的常见类型 | 第17-20页 |
2.3.1 股票期权 | 第17-18页 |
2.3.2 限制性股票 | 第18页 |
2.3.3 股票增值权 | 第18-19页 |
2.3.4 虚拟股票 | 第19-20页 |
2.4 股权激励的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2.5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HP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 | 第23-37页 |
3.1 HP公司概况 | 第23-26页 |
3.1.1 组织架构 | 第23-24页 |
3.1.2 股权结构 | 第24-25页 |
3.1.3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第25-26页 |
3.2 产业环境与HP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 第26-30页 |
3.2.1 产业概况与行业分析 | 第26-29页 |
3.2.2 HP公司竞争战略SWOT分析 | 第29-30页 |
3.3 HP公司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3.3.1 HP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第30-32页 |
3.3.2 HP公司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4 HP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3-36页 |
3.4.1 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页 |
3.4.2 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HP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第37-53页 |
4.1 股权激励的目标与方案 | 第37-38页 |
4.1.1 股权激励的目标 | 第37页 |
4.1.2 股权激励的方案 | 第37-38页 |
4.2 股权激励方案的重点要素分析 | 第38-48页 |
4.2.1 激励对象 | 第38-39页 |
4.2.2 激励模式 | 第39-40页 |
4.2.3 激励额度 | 第40-42页 |
4.2.4 行权价格 | 第42页 |
4.2.5 行权安排 | 第42-44页 |
4.2.6 行权条件 | 第44-47页 |
4.2.7 标的股票来源 | 第47页 |
4.2.8 调整机制 | 第47-48页 |
4.3 股权激励的管理机构 | 第48-49页 |
4.4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 第49-52页 |
4.4.1 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测算 | 第49-51页 |
4.4.2 股票期权的费用摊销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HP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第53-59页 |
5.1 HP公司股权激励的效果 | 第53-55页 |
5.1.1 经营业绩提升 | 第53-54页 |
5.1.2 团队稳定性提高 | 第54-55页 |
5.2 HP公司股权激励的不足 | 第55-56页 |
5.2.1 考核指标不完善 | 第55页 |
5.2.2 激励效果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 第55-56页 |
5.3 HP公司股权激励的改进建议 | 第56-58页 |
5.3.1 引入基于行业特点的考核指标,完善考核体系 | 第56-57页 |
5.3.2 采用指数化股票期权,过滤市场影响 | 第57-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