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1 速冻食品概况 | 第10页 |
1.2.2 国内外速冻食品产业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小龙虾产业及冷冻需求 | 第12-13页 |
1.3 速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速冻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国内外速冻技术的发展及装置 | 第14-15页 |
1.4.2 数值模拟技术在食品冷冻过程的应用 | 第15-17页 |
1.5 课题使用软件简介 | 第17-20页 |
1.5.1 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功能模块 | 第18页 |
1.5.2 FLUENT数值计算原理 | 第18-20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7 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7.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7.3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空气冷库内的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 | 第24-45页 |
2.1 冷库内冷气温度场模拟与计算 | 第24-34页 |
2.1.1 冷库物理模型的创建 | 第24-26页 |
2.1.2 边界条件设定及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2.1.3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7-34页 |
2.2 空气冷库冷冻小龙虾冻体温度场模拟与计算 | 第34-44页 |
2.2.1 小龙虾导热性能参数与冷冻要求 | 第34-38页 |
2.2.2 小龙虾冻体冷冻模型的创建 | 第38-39页 |
2.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与实测值对比 | 第39-4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超低温水循环速冻方法基本理论 | 第45-63页 |
3.1 超低温水循环速冻方法工作原理 | 第45页 |
3.2 超低温水循环速冻方法理论分析 | 第45-53页 |
3.2.1 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 第45-47页 |
3.2.2 食品冷却的传热方式 | 第47-49页 |
3.2.3 热分析的控制方程 | 第49-51页 |
3.2.4 NaCl溶液对冰点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 负压冷冻原理实验 | 第53-55页 |
3.4 有限元分析压力对小龙虾冷冻过程的影响 | 第55-58页 |
3.5 有限元分析加入NaCL对小龙虾冷冻过程的影响 | 第58-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超低温水循环小龙虾冷冻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63-76页 |
4.1 小龙虾冷冻实验装置的冷冻方案设计 | 第63页 |
4.2 小龙虾冷冻实验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63-68页 |
4.2.1 罐体部件的设计 | 第65-67页 |
4.2.2 罐盖部件的设计 | 第67页 |
4.2.3 支座部件的设计 | 第67-68页 |
4.3 小龙虾冷冻实验装置冷冻系统的设计 | 第68-73页 |
4.3.1 冷冻方式的设计 | 第68-70页 |
4.3.2 热量传导的计算 | 第70-73页 |
4.4 小龙虾冷冻实验装置真空系统的设计 | 第73-75页 |
4.4.1 罐体真空度的计算 | 第73-74页 |
4.4.2 真空系统零部件的选型 | 第74-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超低温水循环冷冻实验效果对比 | 第76-89页 |
5.1 超低温水循环冷冻方式的冷冻方案 | 第76-78页 |
5.2 冷冻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78-81页 |
5.3 改变真空度大小的冷冻效果实验 | 第81-82页 |
5.4 加入NaCL溶液后的冷冻效果实验 | 第82-83页 |
5.5 小龙虾超低温水循环冷冻工艺参数优化 | 第83-84页 |
5.6 冷冻效果对比 | 第84-88页 |
5.6.1 达到要求的温度所需时间 | 第84-85页 |
5.6.2 同样时间内冻体温度分布 | 第85-86页 |
5.6.3 小龙虾速冻外观和品质 | 第86-8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总结 | 第89-90页 |
6.2 创新点 | 第90页 |
6.3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与专利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