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顾客参与的概念和分类 | 第12页 |
1.3.2 顾客参与产品服务创新的研究范畴 | 第12-13页 |
1.3.3 顾客参与动因 | 第13页 |
1.3.4 顾客参与深度 | 第13-14页 |
1.3.5 顾客参与广度 | 第14-15页 |
1.3.6 参与便捷性 | 第15页 |
1.3.7 文献综述总结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构建 | 第19-28页 |
2.1 顾客参与动因要素 | 第19页 |
2.2 顾客参与行为要素 | 第19-20页 |
2.3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深度的影响 | 第20-22页 |
2.4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广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5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深度和参与广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2.6 参与便捷性的调节效应 | 第24-26页 |
2.6.1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动因与参与深度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24-25页 |
2.6.2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动因与参与广度关系的调节效应 | 第25-26页 |
2.7 控制变量 | 第26页 |
2.8 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8-34页 |
3.1 数据调查 | 第28-32页 |
3.1.1 样本构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3.1.2 变量测量 | 第29-32页 |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2-33页 |
3.2.1 信度检验 | 第32-33页 |
3.2.2 效度检验 | 第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4-51页 |
4.1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4.2 顾客参与动因与参与深度间关系分析 | 第35-36页 |
4.3 顾客参与动因和参与广度间关系分析 | 第36-40页 |
4.3.1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广度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4.3.2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阶段的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4.4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40-50页 |
4.4.1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深度和参与广度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4.4.2 参与便捷性对参与动因和参与深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1页 |
4.4.3 参与便捷性对参与动因和参与广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1-50页 |
4.5 假设总结 | 第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顾客参与动因对顾客参与行为的影响和建议 | 第51-61页 |
5.1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深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 顾客参与动因对参与广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行为的影响 | 第53-56页 |
5.3.1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深度和参与广度的影响 | 第53页 |
5.3.2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动因和参与深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53-54页 |
5.3.3 参与便捷性对顾客参与动因和参与广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54-56页 |
5.4 提高制造企业顾客参与的建议 | 第56-59页 |
5.4.1 建立经济与精神双层激励机制 | 第56-57页 |
5.4.2 建立丰富顾客知识的共享平台 | 第57-58页 |
5.4.3 优化顾客参与的社区网络环境 | 第58-59页 |
5.4.4 加强和维护顾客与企业间互动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1 | 第69-72页 |
附录 2 | 第7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