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中德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0-12页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2-14页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4-17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第17-30页
    2.1 网络学习及自我效能感的定义第17-18页
    2.2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2.3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结构第20-24页
    2.4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第24-30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第30-40页
    3.1 理论框架的分析第30-33页
    3.2 研究量表的编制与修正第33-36页
    3.3 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第36-37页
    3.4 调查研究过程第37-40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第40-67页
    4.1 中德两国文化、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第40-44页
    4.2 中德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分析第44-50页
    4.3 中德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第50-61页
    4.4 影响中德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不同因素分析第61-63页
    4.5 结论和思考第63-67页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第67-71页
    5.1 相同的策略第67-68页
    5.2 不同的策略第68-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研究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72页
    6.3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82页
    附录一:中国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第76-78页
    附录二:德国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第78-81页
    附录三:访谈提纲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矮杆突变体的初步遗传分析及大豆老化种子引发处理研究
下一篇:微课程在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