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食品中桔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生物毒素的危害第13-14页
    1.2 桔霉素概述第14-15页
        1.2.1 桔霉素的理化性质第14页
        1.2.2 桔霉素的毒性第14-15页
    1.3 桔霉素的污染状况第15-16页
    1.4 研究现状第16-25页
        1.4.1 桔霉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第16-19页
            1.4.1.1 固相萃取技术第16-17页
            1.4.1.2 液液萃取技术第17页
            1.4.1.3 免疫亲和层析技术第17-18页
            1.4.1.4 超声波萃取技术第18-19页
        1.4.2 桔霉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9-25页
            1.4.2.1 抑菌圈法第19页
            1.4.2.2 分光光度法第19页
            1.4.2.3 薄层色谱法第19-20页
            1.4.2.4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0-22页
            1.4.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22页
            1.4.2.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22-23页
            1.4.2.7 酶联免疫吸附法第23-24页
            1.4.2.8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第24-25页
    1.5 桔霉素的相关标准第25-26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6-28页
        1.6.1 研究意义第26页
        1.6.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调味品中的桔霉素含量第28-36页
    2.1 前言第28页
    2.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28-29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9-30页
        2.3.1 荧光分光光度条件第29页
        2.3.2 桔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9页
        2.3.3 样品前处理第29页
        2.3.4 复溶溶剂的选择第29页
        2.3.5 溶液pH的选择第29页
        2.3.6 荧光稳定性实验第29页
        2.3.7 方法精密度实验第29-30页
        2.3.8 方法回收率实验第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4页
        2.4.1 溶剂的选择第30页
        2.4.2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选择第30-31页
        2.4.3 pH值的影响第31页
        2.4.4 荧光稳定性第31-32页
        2.4.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页
        2.4.6 方法精密度实验第32-33页
        2.4.7 加标回收率实验第33-34页
        2.4.8 样品测定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谷物中桔霉素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第36-44页
    3.1 前言第36页
    3.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36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页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页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6-38页
        3.3.1 色谱条件第36-37页
        3.3.2 桔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7页
        3.3.3 样品前处理第37页
        3.3.4 超声提取条件的选择第37页
        3.3.5 提取剂浓度的选择第37页
        3.3.6 分散吸附剂的选择第37-38页
        3.3.7 方法的精密度实验第38页
        3.3.8 方法的回收率实验第38页
        3.3.9 结果计算公式第38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3.4.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第38-40页
            3.4.1.1 超声提取条件的选择第38-39页
            3.4.1.2 提取剂浓度的选择第39-40页
            3.4.1.3 分散吸附剂的选择第40页
        3.4.2 桔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0-41页
        3.4.3 方法的精密度实验第41-42页
        3.4.4 方法的回收率实验第42页
        3.4.5 样品测定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超声萃取-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测定水果中的桔霉素第44-53页
    4.1 前言第44页
    4.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44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4页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4页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4-45页
        4.3.1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4-45页
        4.3.2 霉变水果预处理第45页
        4.3.3 电泳条件第45页
        4.3.4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5页
        4.3.5 方法精密度实验第45页
        4.3.6 方法回收率实验第4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4.4.1 桔霉素测定波长的选择第45-46页
        4.4.2 超声波提取条件的选择第46-49页
            4.4.2.1 提取剂的选择第46-47页
            4.4.2.2 超声提取时间的选择第47-48页
            4.4.2.3 超声提取温度的选择第48页
            4.4.2.4 超声提取功率的选择第48-49页
        4.4.3 电泳分离条件的选择第49页
        4.4.4 桔霉素标准曲线第49-50页
        4.4.5 方法精密度实验第50-51页
        4.4.6 方法回收率实验第51页
        4.4.7 样品测定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匍枝根霉β-葡萄糖苷酶BGLⅢ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氨基化纳米TiO2的合成及其固载脂肪酶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