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农村健康保障链构建研究--基于“贫困—疾病”陷阱的视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缘起:为什么要关注农村因病致贫的问题?第11-12页
    1.2 研究主旨:构建全面的农村健康保障链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预防与缓解农村因病致贫的困境,促进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第13页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3-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6 调研地点的选择第16-18页
    1.7 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8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2-34页
    2.1 健康与贫困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健康的概念界定第22页
        2.1.2 健康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2.1.3 贫困的概念界定第23-24页
    2.2 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相关研究第24-25页
        2.2.1 因病致贫的研究第24页
        2.2.2 因贫致病的研究第24-25页
    2.3 农村居民疾病应对的相关研究状况第25-27页
        2.3.1 非正式应对机制的研究第25-27页
        2.3.2 正式应对机制的研究第27页
    2.4 贫困陷阱研究第27-29页
        2.4.1 宏观层面第28页
        2.4.2 微观层面第28页
        2.4.3 新时期的贫困陷阱特点第28-29页
    2.5 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第29-32页
        2.5.1 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研究第29-30页
        2.5.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第30页
        2.5.3 医疗卫生保障城乡分布的公平性研究第30-31页
        2.5.4 农村医疗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第31-32页
    2.6 农村健康医疗公共政策与脆弱性研究的经验性借鉴第32-33页
    2.7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相关理论分析基础第34-45页
    3.1 认知理论第34-41页
        3.1.1 健康相关理论第34-37页
        3.1.2 贫困相关理论第37-39页
        3.1.3 政府责任理论第39-40页
        3.1.4 协同治理理论第40-41页
    3.2 工具理论第41-44页
        3.2.1 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1-43页
        3.2.2 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疾病贫困问题分析的借鉴意义第43-44页
    3.3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农村居民"贫困-疾病"陷阱的形成分析第45-67页
    4.1 "贫困-疾病"陷阱的设想提出和理论基础第45-48页
        4.1.1 "贫困-疾病"陷阱概念的提出第45-46页
        4.1.2 "贫困-疾病"陷阱的动态多元性分析: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第46页
        4.1.3 "贫困-疾病"陷阱的循环放大特征分析:基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第46-48页
        4.1.4 小结第48页
    4.2 "贫困-疾病"陷阱的形成分析第48-65页
        4.2.1 金融资本减少阶段第48-51页
        4.2.2 物质、社会资本匮乏阶段第51-55页
        4.2.3 人力资本全面受损阶段第55-58页
        4.2.4 生产能力全面受损阶段第58-60页
        4.2.5 长期贫困阶段第60-62页
        4.2.6 因贫致病阶段第62-63页
        4.2.7 低水平均衡阶段第63-65页
    4.3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引发"贫困-疾病"陷阱形成的环境因素第67-86页
    5.1 影响健康水平的因素第67-78页
        5.1.1 饮食结构不合理、卫生条件恶劣第67-71页
        5.1.2 个人的健康禀赋低下第71-72页
        5.1.3 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薄弱第72-74页
        5.1.4 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第74-76页
        5.1.5 医疗服务利用不足第76-78页
    5.2 影响资产水平的因素第78-85页
        5.2.1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第78-79页
        5.2.2 过重的人情负担第79-80页
        5.2.3 社区内部资源分配不均第80-81页
        5.2.4 自然灾害频发第81-85页
    5.3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应对"贫困-疾病"陷阱形成的策略分析第86-115页
    6.1 正式应对策略——基于政策、机构与市场机制的运用第86-103页
        6.1.1 初级卫生保健第86-94页
        6.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94-99页
        6.1.3 医疗救助制度第99-102页
        6.1.4 商业保险第102-103页
    6.2 正式应对机制的缺陷分析第103-109页
        6.2.1 初级卫生保健机制的缺位第104-105页
        6.2.2 新农合补偿方案的单一性第105-106页
        6.2.3 医疗救助能力的有限性第106-107页
        6.2.4 商业保险市场不成熟第107-108页
        6.2.5 医疗保障整体的碎片化第108-109页
    6.3 非正式应对策略——农户基于资产的运用第109-112页
        6.3.1 消耗储蓄第109-110页
        6.3.2 子女辍学第110页
        6.3.3 熟人借贷第110-112页
    6.4 非正式应对策略的优势和劣势第112-113页
    6.5 小结第113-115页
第七章 摆脱"贫困-疾病"陷阱:农村链式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第115-131页
    7.1 "贫困-疾病"陷阱特征的进一步归纳第115-119页
        7.1.1 根源的病理性第115-117页
        7.1.2 循环的阶段性第117-118页
        7.1.3 影响的全面性第118页
        7.1.4 后果的严重性第118-119页
    7.2 农村链式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第119-129页
        7.2.1 家庭保障:基础性环节第121-122页
        7.2.2 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控制疾病的产生和发展第122-124页
        7.2.3 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疾病经济风险第124-126页
        7.2.4 通过团体、市场以及社会慈善力量来延伸医疗保险的功能第126-127页
        7.2.5 通过医疗救助补充基本医疗保险的功能第127-129页
    7.3 小结第129-13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31-134页
    8.1 本文主要结论第131-132页
    8.2 研究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0页
附录第140-143页
致谢第143-146页
个人简历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H-SiC外延生长原位刻蚀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高k/InAlAs MOS电容电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