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1、理论意义第10页
        2、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3页
        1、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1-12页
        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3页
        3、文献述评第13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1、随迁子女第13-14页
        2、社区融入第14页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1、社会支持理论第14页
        2、社会学习理论第14-15页
    (六)研究方法第15-16页
        1、文献法第15页
        2、实地研究法第15-16页
二、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情况调查—以深圳市X社区为例第16-19页
    (一)随迁子女在社区融入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家庭中亲子沟通不畅第16页
        2、随迁子女学习存在困难第16页
        3、朋辈之间的交往有障碍第16页
        4、随迁子女对所在社区认同感低第16-17页
    (二)随迁子女社区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7-19页
        1、随迁子女的自身方面第17页
        2、随迁子女的家庭方面第17-18页
        3、随迁子女所在的社区方面第18-19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及项目简介第19-23页
    (一)D机构及“欢乐一区”项目概况第19-20页
        1、D社会工作机构简介第19页
        2、“欢乐一区”项目介绍第19-20页
    (二)服务中心及服务对象概况第20页
        1、X社区服务中心简介第20页
        2、X社区服务对象简介第20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子女社区融入服务的优势第20-23页
四、社区融入小组工作的实务介入过程第23-36页
    (一)小组方法介入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适用性分析第23页
    (二)小组筹备阶段第23-25页
        1、需求评估及目标的确定第23-24页
        2、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第24页
        3、小组组员招募第24页
        4、小组活动安排第24页
        5、小组活动计划书的制定第24-25页
    (三)小组实施阶段第25-34页
        1、我们的小组——破冰暖场,相互认识第25-26页
        2、认识社区——增强成员的社区认同第26-28页
        3、朋辈策划——构建朋辈支持网络第28-29页
        4、团队执行力——培养组员的互助精神第29-30页
        5、爱上学习——激发组员的内在动力第30-31页
        6、感恩有你——巩固成员的亲子关系第31-33页
        7、再见,小组——强化目标,处理情绪第33-34页
    (四)小组活动的评估与反思第34-36页
        1、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评价第34页
        2、社会工作者的自评第34-36页
五、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整体思考第36-42页
    (一)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作用第36-37页
        1、从随迁子女参与社区活动着手,增强其互助能力第36-37页
        2、巧妙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充实社区工作的开展形式第37页
    (二)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反思第37-42页
        1、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成效第37-39页
        2、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子女社区融入的挑战及面临的伦理困境第39-42页
六、建议与总结第42-45页
    (一)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主导第42-43页
    (二)以构建朋辈支持网络为重点第43页
    (三)以统筹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关键第43页
    (四)以创造性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着力点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闲暇生活及教育方策研究--基于对湖南某大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