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3-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30页
    1.1 组织公平感概述第15-22页
        1.1.1 组织公平感的概念第15页
        1.1.2 组织公平感的维度第15-18页
        1.1.3 组织公平的测量第18-19页
        1.1.4 组织公平感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1.5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及研究现状第21-22页
        1.1.6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第22页
    1.2 人格特质理论第22-26页
        1.2.1 人格特质及其大五人格理论第22-24页
        1.2.2 人格特质理论的测量第24-25页
        1.2.3 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1.2.4 人格特质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第26页
    1.3 差序知觉概述第26-28页
        1.3.1 差序现象的探讨第26-27页
        1.3.2 差序知觉的研究现状第27页
        1.3.3 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第27-28页
    1.4 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相关研究第28-30页
2 问题的提出第30-34页
    2.1 研究对象第30页
    2.2 研究内容第30页
    2.3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第30-31页
        2.3.1 研究意义第30-31页
        2.3.2 研究目标第31页
    2.4 研究模型第31-34页
3 研究方法第34-39页
    3.1 研究被试及样本概况第34-36页
        3.1.1 研究对象第34页
        3.1.2 研究样本概况第34-36页
    3.2 研究工具第36-38页
        3.2.1 基本信息问卷第36页
        3.2.2 人格特质量表第36页
        3.2.3 差序知觉因素分析量表第36-37页
        3.2.4 组织公平感量表第37-38页
    3.3 施测程序第38页
    3.4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第38-39页
4 结果第39-47页
    4.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第39-44页
        4.1.1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性别的差异比较第39页
        4.1.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年龄的差异比较第39-40页
        4.1.3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学历的差异比较第40-41页
        4.1.4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职称的差异比较第41-42页
        4.1.5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工作年限的差异比较第42-43页
        4.1.6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年收入的差异比较第43-44页
    4.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差序知觉的相关、回归分析第44-45页
        4.2.1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第44页
        4.2.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差序知觉的相关第44-45页
        4.2.3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差序知觉的回归分析第45页
    4.3 民办高校教师差序知觉对人格特质和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分析第45-47页
5 讨论第47-55页
    5.1 民办高校教师人口统计学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7-50页
        5.1.1.性别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7页
        5.1.2 年龄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7-48页
        5.1.3 学历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8页
        5.1.4 职称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8-49页
        5.1.5 工作年限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9页
        5.1.6 年收入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第49-50页
    5.2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0-51页
        5.2.1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与组织公平感的相关关系第50-51页
        5.2.2 民办高校教师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第51页
    5.3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预测作用39第51-53页
    5.4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中介效应第53页
    5.5 研究的局限性与今后的研究方向第53-55页
        5.5.1 研究的局限性第53-54页
        5.5.2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54-55页
6 结论第55页
7 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增长理论的强生态区全域旅游实现路径研究
下一篇:次磷酸铝基阻燃剂在PBT中的阻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