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弯曲荷载及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地铁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前言第13-16页
     ·地铁工程的作用与发展第13-15页
     ·地铁工程结构的环境特点与对耐久性的影响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6-21页
     ·杂散电流对地铁混凝土的腐蚀研究第16-17页
     ·环境中腐蚀介质对地铁混凝土的腐蚀研究第17-19页
     ·外荷载对对地铁混凝土的腐蚀研究第19-21页
   ·本课题的研究第21-24页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1-22页
     ·研究思路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4-32页
   ·试验材料第24-25页
     ·混凝土组成材料第24页
     ·化学试剂第24-25页
     ·其他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32页
     ·混凝土配合比第25页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第25页
     ·应力腐蚀试验第25-27页
     ·杂散电流腐蚀试验第27-28页
     ·相关测试方法第28-32页
第三章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地铁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第32-56页
   ·弯曲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分析第32-37页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第37-39页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混凝土中离子含量及分布第39-47页
     ·荷载对S0_4~(2-)、Cl~-离子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第43-45页
     ·Cl~-离子的存在对S0_4~(2-)离子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第45-46页
     ·可溶性Cl~-、S0_4~(2-)离子占总Cl~-、S0_4~(2-)离子的百分含量第46-47页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钢筋性能的变化第47-48页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组成、结构的变化第48-54页
     ·矿物组成变化第48-51页
     ·微观结构变化第51-54页
   ·弯曲荷载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的腐蚀机理分析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地铁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第56-75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离子含量及分布规律的研究第56-63页
     ·杂散电流作用下Cl~-、S0_4~(2-)离子含量及分布规律第59页
     ·电流大小对Cl~-、S0_4~(2-)离子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第59-60页
     ·溶液浓度对Cl~-、S0_4~(2-)离子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第60-61页
     ·S0_4~(2-)离子对Cl~-离子迁移过程的影响第61-62页
     ·可溶性Cl~-、S0_4~(2-)离子占总Cl~-、S0_4~(2-)离子的百分含量第62-63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离子的传输模型分析第63-68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离子的传输过程第63-64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下离子的传输模型第64-67页
     ·影响离子传输过程的因素分析第67-68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对混凝土组成、结构的影响第68-72页
     ·矿物组成变化第68-69页
     ·微观结构变化第69-72页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下的作用机理分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杂散电流与腐蚀介质复合作用对混凝土中钢筋性能的影响第75-88页
   ·钢筋的物理性能变化第76-78页
     ·钢筋的失重率第76-77页
     ·钢筋的力学性能第77-78页
   ·钢筋的电化学性能变化第78-87页
     ·电化学阻抗谱第78-83页
     ·极化曲线第83-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第88-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车速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