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 第1-5页 |
Acknowledgements | 第5-111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3页 |
表格索引 | 第13-14页 |
插图索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9-30页 |
·国内外关于输入强化对注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19-24页 |
·国外关于输入强化对注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19-23页 |
·国内关于输入强化对注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外关于输入强化对习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24-26页 |
·国外关于输入强化对习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25-26页 |
·国内关于输入强化对习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26页 |
·前人研究的局限性 | 第26-28页 |
·前人研究的启示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原创性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30-39页 |
·输入 | 第30-31页 |
·注意 | 第31-34页 |
·注意的重要性 | 第31页 |
·注意的定义 | 第31-32页 |
·影响注意的因素 | 第32-33页 |
·促进学习者注意的教学手段 | 第33-34页 |
·被理解的输入和吸收 | 第34-36页 |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 第36-37页 |
·输入强化与二语习得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9-45页 |
·研究问题和假设 | 第39-41页 |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变量的操作 | 第42-43页 |
·实验的教授步骤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受试 | 第45-46页 |
·目的语形式 | 第46页 |
·实验工具 | 第46-48页 |
·输入材料 | 第46-47页 |
·测试工具 | 第47-48页 |
·调查问卷 | 第48页 |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48-52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48页 |
·数据评分 | 第48-50页 |
·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研究问题一的结果 | 第52-53页 |
·研究问题二的结果 | 第53-55页 |
·研究问题三的结果 | 第55-58页 |
·结果讨论 | 第58-62页 |
·三种输入强化模式对注意的促进效果 | 第59-60页 |
·三种输入强化模式对习得的促进效果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4页 |
·本研究的重要发现和启示 | 第62-63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111页 |
附录A | 第68-71页 |
附录B | 第71-72页 |
附录C | 第72-73页 |
附录D | 第73-82页 |
附录E | 第82-84页 |
附录F | 第84-94页 |
附录G | 第94-103页 |
附录H | 第103-105页 |
附录I | 第105-107页 |
附录J | 第107-109页 |
附录K | 第109-111页 |
英文部分 | 第111-246页 |
Acknowledgements | 第114-115页 |
Abstract | 第115-117页 |
摘要 | 第117-122页 |
List of Tables | 第122-123页 |
List of Figures | 第123-124页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124-125页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第125-131页 |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tudy | 第125-127页 |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 第127-128页 |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 第128-129页 |
·Scope of the Present Study | 第129页 |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Paper | 第129-131页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第131-150页 |
·Review of Studies on Noticing Effects of Input Enhancement | 第131-141页 |
·Foreign Studies on Noticing Effects of Input Enhancement | 第131-139页 |
·Domestic Studies on Noticing Effects of Input Enhancement | 第139-141页 |
·Review of Studies on Acquisition Effects of Input Enhancement | 第141-144页 |
·Foreign Studies on Acquisition Effects oflnput Enhancement | 第141-144页 |
·Domestic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Effects on Input Enhancement | 第144页 |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 第144-147页 |
·Implications from Previous Studies | 第147-148页 |
·Originality of the Current Study | 第148-150页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第150-164页 |
·Input | 第150-151页 |
·Noticing | 第151-157页 |
·Introduction to Noticing | 第151-152页 |
·Definition ofNoticing | 第152-153页 |
·Influences on Noticing | 第153-155页 |
·Pedagogical Attempts to Promote Learners' Noticing of Form | 第155-157页 |
·Comprehended Input and Intake as Two Transfer Stations from Noticing to Acquisition | 第157-160页 |
·Explicit and Implicit Knowledge | 第160-161页 |
·Input Enhancement and SLA | 第161-164页 |
CHAPTER FOUR THE RESEARCH DESIGN | 第164-173页 |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 第164-167页 |
·Experimental Design | 第167-169页 |
·Operationalization of Variables | 第169-171页 |
·Instructional Procedure of the Study | 第171-173页 |
CHAPTER FIVE THE METHODOLOGY | 第173-183页 |
·Participants | 第173-175页 |
·Target Form | 第175页 |
·Instruments | 第175-178页 |
·Input Materials | 第176页 |
·Testing instruments | 第176-177页 |
·Questionnaire | 第177-178页 |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 第178-183页 |
·Data Collection | 第178页 |
·Data Scoring | 第178-180页 |
·Statistical Analysis | 第180-183页 |
CHAPTER SIX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第183-198页 |
·Results of Research Question 1 | 第183-185页 |
·Results of Research Question 2 | 第185-188页 |
·Results of Researcli Question 3 | 第188-192页 |
·Discussions | 第192-198页 |
·The Noticing Effect of the Three Input Enhancement Techniques | 第194-195页 |
·The Acquisition Effect of the Three Input Enhancement Techniques | 第195-198页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S | 第198-201页 |
·Princip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第198-199页 |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第199-201页 |
REFERENCES | 第201-205页 |
APPENDICES | 第205-246页 |
Appendix A | 第205-208页 |
Appendix B | 第208-209页 |
Appendix C | 第209-210页 |
Appendix D | 第210-219页 |
Appendix E | 第219-221页 |
Appendix F | 第221-231页 |
Appendix G | 第231-240页 |
Appendix H | 第240-242页 |
Appendix I | 第242-244页 |
Appendix J | 第244-246页 |
Appendix K | 第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