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由来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2页 |
(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 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2. 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一、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认识 | 第15-21页 |
(一) 新《课标》对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 | 第15-17页 |
1. 概念解读 | 第15页 |
2. 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学习建议 | 第15-16页 |
3. 多样的评价方式 | 第16-17页 |
(二) 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1. 具备美术学科的学科性 | 第17-18页 |
2.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 第18页 |
3. 课程教学的综合性 | 第18-19页 |
4. 课程学习的探究性 | 第19页 |
(三) 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开设的意义 | 第19-20页 |
(四) 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二、初中美术学科“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践——以《戏曲与美术》一课为例 | 第21-41页 |
(一) 《戏曲与美术》一课的教材分析 | 第21-28页 |
1. 课程的指导思想 | 第21-22页 |
2. 教材的版面设置 | 第22-26页 |
3. 教材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第26页 |
4. 教学设计中的要素 | 第26-28页 |
(二) 《戏曲与美术》一课的教学设计 | 第28-34页 |
1. 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 | 第28-31页 |
2. 对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教研 | 第31-32页 |
3. 针对性教研后对教学设计的补充和完善 | 第32-34页 |
(三) 《戏曲与美术》一课的学习成果的体现方式 | 第34-37页 |
(四) 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 第37-41页 |
1. 通过表现来评价学生 | 第38页 |
2. 随堂进行评价 | 第38-39页 |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第39页 |
4. 从课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第39-41页 |
三、创造性开发初中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资源 | 第41-47页 |
(一) 拓展现有教材内容,“走出去,带进来” | 第41-44页 |
(二) 结合本土文化,开发地方美术文化“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