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景下高中生科学解释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前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关键词界定 | 第10-12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有关科学解释的研究 | 第12-14页 |
1、学生科学解释现状研究 | 第12页 |
2、评价学生科学解释的研究 | 第12-14页 |
3、科学解释其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二) 有关认知信念的研究 | 第14-16页 |
1、关于信念的心理学方面研究 | 第14-15页 |
2、关于认知信念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6-17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7-2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四) 访谈程序 | 第18-22页 |
1. 准备阶段 | 第19页 |
2. 开展活动1阶段 | 第19-20页 |
3. 认知信念了解阶段 | 第20页 |
4. 开展活动2阶段 | 第20-21页 |
5. 开展活动3阶段 | 第21页 |
6. 背景知识了解阶段 | 第21-22页 |
(五) 被试的选取 | 第22-23页 |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23-53页 |
(一) 学生解释的评价标准制定 | 第23-27页 |
(二) 访谈工具一致性分析 | 第27-34页 |
(三) 学生解释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四) 学生解释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53页 |
1、学生认知信念与解释水平的相关分析 | 第35-48页 |
2、学生知识背景与解释水平相关分析 | 第48-51页 |
3、学生经验与解释水平情况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4. 学生的性别、文理不同班别与解释情况差异分析 | 第52-53页 |
六、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七、研究反思 | 第55-56页 |
八、教学建议 | 第56-57页 |
九、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十、附录 | 第59-71页 |
十一、后记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