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LAMP简介 | 第8-14页 |
·LAMP的特点 | 第9页 |
·LAMP的引物设计 | 第9-10页 |
·LAMP反应原理 | 第10-12页 |
·LAMP反应产物的一般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LAMP的实际应用 | 第13-14页 |
·副溶血性弧菌简介 | 第14-16页 |
·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及危害 | 第14-15页 |
·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发展 | 第15-16页 |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 第16-18页 |
·纳米材料的一般特性 | 第16-17页 |
·常用纳米材料举例 | 第17-18页 |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纳米材料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页 |
·纳米材料在药物定向输送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页 |
·纳米材料在PCR扩增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PCR技术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纳米材料对PCR扩增的优化 | 第20页 |
·纳米材料优化PCR的机理研究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实验菌株 | 第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副溶血性弧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5-29页 |
·纳米材料筛选 | 第29-30页 |
·纳米材料对LAMP反应影响机理的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2页 |
·副溶血性弧菌LAMP反应方法的建立 | 第31-39页 |
·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曲线 | 第31页 |
·LAMP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31-35页 |
·LAMP反应结果观察 | 第35-37页 |
·LAMP扩增产物的酶切鉴定 | 第37页 |
·LAMP反应的特异性分析 | 第37-38页 |
·LAMP与PCR反应的灵敏度分析 | 第38-39页 |
·水产品样本检测 | 第39页 |
·纳米材料对LAMP反应的影响 | 第39-48页 |
·荧光定量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10nmAuNPs对LAMP反应的影响 | 第40-43页 |
·20nmAuNPs对LAMP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10nmAgNPs对LAMP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纳米TiO_2、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对LAMP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纳米金对LAMP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纳米材料对LAMP反应影响机理的分析 | 第48-52页 |
·LAMP反应前后红移现象观察分析 | 第48-49页 |
·纳米金与LAMP各组分的结合作用 | 第49-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5 展望 | 第53-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3-64页 |
8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