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一、 写作 | 第11页 |
二、 写作教学 | 第11页 |
三、 议论文写作教学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 从文体特点角度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 从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角度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的研究 | 第14-16页 |
三、 从写作过程的角度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一、 教学控制论 | 第18页 |
二、 过程作文教学理论 | 第18页 |
三、 潘新和“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第一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 第20-27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0-25页 |
二、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一、 针对高中生自身 | 第27-29页 |
二、 针对语文教师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 第32-55页 |
第一节 低难度、多样化的基础训练 | 第32-38页 |
一、 基础训练之听话训练 | 第33-34页 |
二、 基础训练之说话训练 | 第34-36页 |
三、 基础训练之阅读训练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议论文片段写作训练 | 第38-43页 |
一、 一事一议,点论结合训练 | 第38-40页 |
二、 议论文主体段落训练 | 第40-43页 |
第三节 议论文作文结构训练 | 第43-49页 |
一、 基本结构训练 | 第43-45页 |
二、 总分结构训练 | 第45-47页 |
三、 并列结构训练 | 第47-48页 |
四、 层进式结构训练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激励性、多形式的作文评价 | 第49-55页 |
一、 作文评价的原则 | 第49-50页 |
二、 激励性、多形式作文评价的方式 | 第50-53页 |
三、 激励性、多形式作文评价的意义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