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一) 教学创新的动力之源 | 第9-10页 |
| (二) 改进教学管理的根本 | 第10页 |
| (三) 高中教学的现实需求 | 第10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一)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1-12页 |
| (二) 生存论教育哲学 | 第12-13页 |
| (三)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3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概念与范围 | 第16-20页 |
| 一、教师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17页 |
| 二、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 第17-18页 |
| (一) 教学的概念 | 第17页 |
| (二) 教学特征 | 第17-18页 |
| 三、教学自主权的内涵和分类 | 第18-20页 |
| (一) 教学自主权的内涵 | 第18-19页 |
| (二) 教学自主权的分类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现状调查 | 第20-29页 |
| 一、对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考察维度 | 第20-21页 |
| 二、测量工具 | 第21页 |
| 三、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现状调查 | 第21-29页 |
| (一) 教师教学自主权总体状况 | 第21-22页 |
| (二) 不同个人背景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实现情况 | 第22-29页 |
| 第四章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42页 |
| 一、对影响因素的考察维度 | 第29页 |
| 二、测量工具 | 第29页 |
| 三、决策树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四、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制约因素分析 | 第30-42页 |
| (一) 教学指导计划和程序因子制约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 (二) 教学工作决定因子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 (三) 课堂行为标准因子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 (四)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 第五章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实现策略 | 第42-47页 |
| 一、实现课堂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策略 | 第42-43页 |
| (一) 提升自我认识与自我规划能力 | 第42-43页 |
| (二) 提升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控能力 | 第43页 |
| 二、实现一般教师教学自主权策略 | 第43-44页 |
| (一) 建学校行政权和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双赢”机制 | 第43页 |
| (二) 营造自由、平等和和谐的文化 | 第43-44页 |
| 三、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策略——“分层赋权”设想 | 第44-47页 |
| (一) “分层赋权”构想的理论基础 | 第44页 |
| (二) 个体专业发展水平的判断依据 | 第44-45页 |
| (三) 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分配方案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一: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因子分析过程 | 第50-54页 |
| 附录二: 高中教师教学自主权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 附录三: 教师教学自主权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 附件 | 第58-5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