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平板车基本结构分析和驱动模块整体方案的确定 | 第19-29页 |
·平板车的分类 | 第19-20页 |
·动力平板车的整体结构 | 第20-21页 |
·平板车动力传动方式 | 第21-22页 |
·平板车的主要工作过程 | 第22-24页 |
·平板车车桥的设计要求和形式 | 第24-26页 |
·从动桥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 | 第24-25页 |
·驱动桥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 | 第25-26页 |
·平板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26-27页 |
·行走机构主要零部件结构 | 第27-29页 |
·液压马达 | 第27-28页 |
·摇臂与摇臂支架 | 第28-29页 |
第3章 液压行走驱动系统的设计 | 第29-39页 |
·液压行走系统基本型式 | 第29-31页 |
·液压循环系统型式 | 第29-30页 |
·高、低速方案的确定 | 第30页 |
·行走变量系统型式 | 第30页 |
·平板车液压行走系统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液压元件的控制方式 | 第31-33页 |
·液压马达的控制方式 | 第31-32页 |
·液压泵的控制方式 | 第32-33页 |
·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型 | 第33-39页 |
·角功率 | 第33-34页 |
·马达的选型计算 | 第34-36页 |
·减速机的选型计算 | 第36-37页 |
·泵的选型计算 | 第37-39页 |
第4章 驱动桥壳方案的确定 | 第39-49页 |
·影响驱动桥壳造型设计的尺寸分析 | 第39-44页 |
·减速机内法兰盘尺寸 | 第39-40页 |
·液压马达的尺寸 | 第40-41页 |
·车轮轮辋尺寸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摇臂支架的尺寸分析 | 第42-43页 |
·其它尺寸的分析 | 第43-44页 |
·驱动桥壳造型设计的初步方案 | 第44-45页 |
·驱动桥壳的造根方案 | 第44页 |
·桥壳造型初步方案的形成 | 第44-45页 |
·驱动桥壳造型方案的改善 | 第45-49页 |
·基于液压马达安装过程的改善 | 第45-46页 |
·基于结构强度和刚度考虑的改善 | 第46-49页 |
第5章 驱动桥壳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 第49-58页 |
·平板车受力分析 | 第49-52页 |
·行走机构受力分析 | 第49页 |
·驱动轮组受力分析 | 第49-50页 |
·轮胎受力分析 | 第50-51页 |
·驱动桥壳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计算工况的选择 | 第52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52-53页 |
·驱动桥壳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53-54页 |
·载荷的施加和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4-5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桥壳造型方案的改善 | 第56-57页 |
·改善后方案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 第57-58页 |
第6章 疲劳强度计算 | 第58-68页 |
·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58-59页 |
·疲劳强度分析过程 | 第59-60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60-61页 |
·材料的S-N曲线 | 第61-62页 |
·疲劳强度分析工况选择 | 第62-63页 |
·影响桥壳疲劳寿命的因素 | 第63-64页 |
·疲劳强度分析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