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4页
     ·理论意义第11-12页
     ·实践意义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8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第14-17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概念第14-15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第15-16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第17-22页
     ·身体自我呈现的概念第17-18页
     ·身体自我呈现的结构第18-19页
     ·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概念第19页
     ·有关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测量第19-20页
     ·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相关研究第20-22页
   ·饮食行为第22-28页
     ·饮食行为的概念第22-23页
     ·饮食行为的测量第23-24页
     ·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饮食行为的相关理论第25-26页
     ·饮食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6-28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第28-32页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第28页
   ·研究目的第28页
   ·研究假设第28-30页
   ·研究程序第30页
   ·研究方法第30-32页
     ·研究对象第30-31页
     ·研究工具第31-32页
4 研究一:大学生饮食行为问卷的修订第32-42页
   ·问卷项目修改第32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问卷的预测第32-36页
     ·预测被试样本第32-33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问卷的项目分析第33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3-36页
   ·问卷正式施测第36-42页
     ·被试选取第36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6-39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9-41页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41页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1-42页
5 研究二:大学生饮食行为问卷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42-46页
   ·研究目的第42页
   ·研究方法第42页
     ·研究被试第42页
     ·研究工具第42页
     ·统计方法第42页
   ·研究结果第42-46页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异分析第42-43页
     ·不同年级大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异分析第43页
     ·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大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异分析第43-44页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饮食行为的差异分析第44-45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分析第45-46页
6 研究三:大学生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行为的关系第46-52页
   ·研究目的第46页
   ·研究方法第46-47页
     ·研究被试第46页
     ·研究工具第46-47页
     ·统计方法第47页
   ·研究结果第47-52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饮食行为的相关分析第47-48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和饮食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第48-52页
7 分析与讨论第52-62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问卷的修订第52-53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第53-56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性别方面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3-54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年级方面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4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身体质量指数(BMI)方面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4-55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5-56页
     ·大学生饮食行为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6页
   ·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第56-59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饮食行为的相关分析第56-57页
     ·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与饮食行为的相关分析第57-58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相关分析第58页
     ·社会性体格焦虑在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和饮食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58-59页
   ·建议第59-62页
8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研究结论第62页
   ·研究创新第62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已婚人士婚恋依恋、应对方式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解释水平对道德判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