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水平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解释水平理论 | 第13-19页 |
·理论简介 | 第13-14页 |
·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 | 第14-17页 |
·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解释水平常用的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2 道德判断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道德判断的定义及其内容 | 第19页 |
·道德判断模式理论的新进展 | 第19-20页 |
·道德判断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3 解释水平和道德判断 | 第20-23页 |
·心理距离和道德判断 | 第20-21页 |
·解释水平理论在道德判断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2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1 问题提出 | 第23页 |
2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3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4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3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5-53页 |
1 研究一: 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5-45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预研究:心理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 | 第26-31页 |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子研究一:心理距离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 第31-37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结论 | 第37页 |
·子研究二:心理距离对道德的行为的影响 | 第37-45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2 研究二:直接操纵解释水平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45-53页 |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子研究一:解释水平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 第45-49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子研究二:解释水平对道德的行为的影响 | 第49-53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4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 第53-61页 |
1 总讨论 | 第53-59页 |
·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53-57页 |
·直接操纵解释水平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57-59页 |
2 结论 | 第59-61页 |
第5部分 不足和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