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期望与现实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3页
 (一) 研究缘起第7-9页
  1.社会背景第7-8页
  2.教育背景第8-9页
  3.个人学习经历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国内研究概况第10-11页
  2.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四) 研究设计第12-13页
一、 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3-20页
 (一) 对话理论第13-15页
  1.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我—你”关系的对话第13页
  2.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生存本质”的对话第13-14页
  3. 戴维·伯姆(David Bohm)“意义流动”的对话第14-15页
 (二) 对话教学的历史渊源第15-17页
  1.孔子的对话教学思想第15-16页
  2.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思想第16-17页
 (三) 对话教学的要素第17-20页
  1. 对话教学的内涵第17-18页
  2. 对话教学的目的第18页
  3.对话教学的内容第18页
  4. 对话教学的实践形式第18-19页
  5. 对话教学的环境第19-20页
二、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期望第20-25页
 (一) 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中的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第20-22页
  1.小学英语课堂实施对话教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第20页
  2.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主体观第20-21页
  3.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目的观第21-22页
 (二) 理论研究者视野中的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第22-23页
  1.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含义和原则第22页
  2.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反思第22-23页
  3.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措施第23页
 (三) 小学英语教师眼中的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第23-24页
 (四) 结论第24-25页
三、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第25-41页
 (一) 研究设计和说明第25页
 (二) 学校的基本情况第25-26页
  1.教师情况第25-26页
  2.学生情况第26页
  3.课时情况第26页
  4.学校教室空间布置的基本情况第26页
 (三)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第26-27页
  1. 问卷调查法第26页
  2.访谈法第26-27页
  3.观察法第27页
 (四)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实况分析第27-38页
  1.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环境第27-29页
  2.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方式第29-33页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第33-35页
  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反馈第35-36页
  5.影响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其他因素第36-38页
 (五)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1.对话并未真正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第38-39页
  2.对话方式过于单调第39页
  3.对话浅表化第39页
  4.对话教学的其他阻碍因素第39-41页
四、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第41-48页
 (一) 营造良好对话教学环境第41-43页
  1.正确定位第41-42页
  2. 制度保证第42-43页
 (二) 提升教师对话素养第43-45页
  1.提高对话教学意识第43页
  2. 提高课堂提问技巧第43-44页
  3.增强教学互动性第44-45页
 (三) 提升学生对话能力第45-48页
  1.提高学生反思批判能力第45页
  2.培养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一英语学困生英语单词记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状况调查及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