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1-14页 |
一、 一个目标:公民培养 | 第11-12页 |
二、 一个事实:学校生活的制度性 | 第12-13页 |
三、 双重困境:学校制度设计与运行伦理之遮蔽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4-20页 |
一、 制度德育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二、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0-2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二、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生活与学校生活 | 第24-39页 |
第一节 生活的内涵与类型 | 第24-31页 |
一、 生活的内涵 | 第24-27页 |
二、 生活的类型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学校生活的内涵与类型 | 第31-39页 |
一、 学校生活的内涵 | 第31-33页 |
二、 学校生活的类型 | 第33-39页 |
第二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内涵与结构 | 第39-61页 |
第一节 学校制度生活存在之可能 | 第39-46页 |
一、 学校生活的制度性 | 第39-40页 |
二、 学校制度的生活性 | 第40-44页 |
三、 学校生活与学校制度的统一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定义与结构 | 第46-61页 |
一、 学校制度生活的内涵与特征 | 第46-51页 |
二、 学校制度生活的结构 | 第51-59页 |
三、 学校非制度生活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价值 | 第61-78页 |
第一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秩序价值 | 第62-66页 |
一、 秩序与教育秩序的内涵 | 第62-63页 |
二、 教育秩序何以必要? | 第63-65页 |
三、 教育秩序建立与维护的制度策略 | 第65-66页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自由价值 | 第66-72页 |
一、 教育自由的内涵 | 第66-67页 |
二、 教育自由何以必要? | 第67-68页 |
三、 教育自由实现的制度策略 | 第68-72页 |
第三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公民培养价值 | 第72-78页 |
一、 公民与公民精神的内涵 | 第72-74页 |
二、 公民精神养成的制度方式 | 第74-78页 |
第四章 理想学校制度生活的建构 | 第78-109页 |
第一节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理想的学校制度生活 | 第78-83页 |
一、 民主生活是一种美好生活 | 第78-81页 |
二、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是一种理想的学校制度生活 | 第81-83页 |
第二节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基本构成 | 第83-109页 |
一、 自主的创建者: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主体 | 第83-85页 |
二、 民主的学校公共领域: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存在寓所 | 第85-87页 |
三、 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目的 | 第87-89页 |
四、 优良学校制度: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调控因素 | 第89-109页 |
第五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 | 第109-147页 |
第一节 当前学校制度生活的异化分析 | 第109-133页 |
一、 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表征 | 第109-121页 |
二、 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原因分析 | 第121-133页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重建 | 第133-147页 |
一、 学校制度生活重建的社会策略 | 第133-138页 |
二、 学校制度生活重建的制度策略 | 第138-147页 |
结语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9页 |
附录 | 第159-168页 |
致谢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