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PW公司员工激励案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 2 管理案例 | 第11-20页 |
| ·行业背景 | 第11页 |
| ·公司概况 | 第11-14页 |
| ·公司综合概况 | 第11-12页 |
| ·公司的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 | 第12-13页 |
| ·公司的激励现状 | 第13-14页 |
| ·公司的管理事件 | 第14-20页 |
| ·行政部主管X的离职 | 第14-16页 |
| ·绩效管理的缺失 | 第16-17页 |
| ·家族企业的晋升阻碍 | 第17-18页 |
| ·鸡肋般的薪酬水平 | 第18-20页 |
| 3 理论综述 | 第20-29页 |
| ·激励的定义及作用 | 第20-22页 |
| ·激励的定义 | 第20页 |
| ·激励的作用 | 第20-22页 |
| ·激励的类型及原则 | 第22-24页 |
| ·激励的类型 | 第22-23页 |
| ·激励的原则 | 第23-24页 |
| ·相关激励理论 | 第24-29页 |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4-26页 |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6-29页 |
| 4 案例分析 | 第29-35页 |
| ·管理沟通不畅 | 第29-30页 |
| ·缺乏绩效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 ·绩效考评方式单一且流于形式 | 第30-31页 |
| ·绩效考评主观性强 | 第31页 |
| ·绩效考评缺少反馈环节 | 第31页 |
| ·绩效考评与其他管理环节脱节 | 第31-32页 |
| ·家族式管理风格 | 第32页 |
| ·强势领导,弱势团队 | 第32页 |
| ·任人唯亲,形成人才进入壁垒 | 第32页 |
| ·管理决策主观性强,随意性大 | 第32页 |
| ·薪酬缺乏激励性 | 第32-35页 |
| ·薪酬结构简单、激励僵化 | 第33页 |
| ·薪酬设计不合理、有随意性 | 第33页 |
| ·激励动力不足,缺乏绩效支持 | 第33-35页 |
| 5 PW公司员工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 第35-47页 |
|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 第35-36页 |
| ·选择适合的沟通渠道 | 第35-36页 |
| ·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 第36页 |
| ·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36-41页 |
| ·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 | 第37页 |
| ·规范绩效管理流程 | 第37-40页 |
| ·选择恰当的绩效考评方法 | 第40-41页 |
| ·绩效结果的应用 | 第41页 |
| ·注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 第41-43页 |
| ·PW公司员工构成特点 | 第41-42页 |
| ·“80后”员工的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 ·针对“80后”群体的职业规划 | 第43页 |
| ·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 | 第43-45页 |
| ·对内具有公平性 | 第44页 |
| ·对外具有竞争性 | 第44-45页 |
| ·创新的福利政策 | 第45页 |
| ·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