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引言 | 第11-18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四) 主要创新 | 第16-18页 |
| 一、留守儿童与感恩品质的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 (一)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1. 儿童的概念 | 第18页 |
| 2. 留守儿童的概念 | 第18-19页 |
| (二) 感恩品质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 1. 感恩的概念 | 第19-20页 |
| 2. 感恩品质的概念 | 第20-22页 |
| 二、对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22-25页 |
| (一) 感恩教育是留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 第22页 |
| (二) 感恩教育是留守儿童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 | 第22-24页 |
| (三) 感恩教育是留守儿童和谐于世的必要条件 | 第24-25页 |
| 三、留守儿童感恩品质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5-31页 |
| (一) 留守儿童感恩品质现状调查 | 第25-26页 |
| 1.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 2. 调查方法 | 第25页 |
| 3. 调查分析 | 第25-26页 |
| (二) 留守儿童优良感恩品质的表现 | 第26-27页 |
| 1. 对长辈怀有感恩之心 | 第26页 |
| 2. 能够意识到他人恩情 | 第26-27页 |
| 3. 具有一定的社会幸福感 | 第27页 |
| (三) 留守儿童感恩品质缺失的表现 | 第27-31页 |
| 1. 感恩意识不如普通儿童 | 第27-28页 |
| 2. 感恩范围较为狭隘 | 第28-29页 |
| 3. 感恩缺乏实际行动 | 第29-31页 |
| 四、留守儿童感恩品质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 (一) 自身的原因 | 第31-32页 |
| (二) 家庭的原因 | 第32-33页 |
| (三) 学校的原因 | 第33-35页 |
| (四) 社会的原因 | 第35-37页 |
| 五、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 第37-47页 |
| (一) 加强留守儿童自我修养 | 第37-39页 |
| 1. 留守儿童要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 第37-38页 |
| 2. 留守儿童要注重自我反省 | 第38页 |
| 3. 留守儿童要重视感恩行动 | 第38-39页 |
| (二) 重视家庭感恩教育的作用 | 第39-41页 |
| 1. 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 第39-40页 |
| 2. 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感恩氛围 | 第40-41页 |
| (三) 改善学校感恩教育现状 | 第41-44页 |
| 1.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重视感恩教育 | 第41-42页 |
| 2. 追求感恩教育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 第42页 |
| 3. 注重教育形式创新,活跃感恩教育氛围 | 第42-44页 |
| (四) 创设和谐的感恩社会环境 | 第44-47页 |
| 1. 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第44-45页 |
| 2. 净化农村社区环境 | 第45页 |
| 3. 发挥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 | 第45-46页 |
| 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1 参考书目 | 第50-52页 |
| 附录2 河北省留守儿童感恩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 附录3 河北省留守儿童感恩现状调查结果统计表 | 第54-55页 |
| 后记 | 第55-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