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从个人知识向社区知识发展轨迹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7-20页
   ·研究背景与缘由第7-10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选题理由第8-9页
     ·概念界定第9-1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0-15页
     ·知识建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个人知识与社区知识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20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16页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6页
     ·研究对象第16-17页
     ·课程开展概述第17-20页
第2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之一——个人知识的发展过程第20-36页
   ·个人观点的形成第20-26页
     ·真实问题的提出第20-24页
     ·个人观点的形成第24-26页
   ·个人知识的发展第26-33页
     ·个人知识的发展第26-30页
     ·个人知识的差异性第30-33页
   ·成熟的个人知识第33-36页
     ·个人知识案例第33-34页
     ·个人知识评定第34-36页
第3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之二——小组知识的发展过程第36-48页
   ·小组观点的形成第36-44页
     ·小组的形成第36-38页
     ·教室讨论促使个人观点间的融合第38-40页
     ·KF对话中形成的小组观点第40-44页
   ·小组知识的发展第44-46页
     ·小组知识的发展第44-45页
     ·小组知识的差异性第45-46页
   ·成熟的小组知识第46-48页
第4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之三——社区知识的发展过程第48-63页
   ·小组知识向社区知识的发展第48-55页
     ·小组作品展示型组间交流第48-52页
     ·知识论坛中“对话”型组间交流第52-55页
   ·社区知识的形成第55-57页
   ·社区知识分析第57-63页
     ·社区贡献量第57-60页
     ·社区交互程度第60-63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第63-69页
   ·研究结论第63-68页
     ·教学策略促进知识的形成第63-65页
     ·知识建构原则促进知识转换第65页
     ·知识转换轨迹总结第65-68页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里的病态竞争与道德教育
下一篇:手机报对青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