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食用色素苏丹红Ⅰ和二苯甲酮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11页 |
·苏丹红研究进展 | 第7-9页 |
·苏丹红的理化性质及代谢 | 第7-8页 |
·苏丹红在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及分析方法 | 第8-9页 |
·二苯甲酮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二苯甲酮的理化性质及代谢 | 第9页 |
·二苯甲酮残留检测现状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标 | 第10-11页 |
二、苏丹红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1-2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1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1-1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2页 |
·溶液系统 | 第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7页 |
·免疫原的合成和鉴定 | 第12-14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14页 |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14-16页 |
·ELISA 方法的评估 | 第16-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24页 |
·半抗原的鉴定 | 第17-18页 |
·人工抗原的合成和鉴定 | 第18-20页 |
·抗苏丹红抗体的效价和工作浓度的测定 | 第20-21页 |
·ELISA 各参数的优化 | 第21-23页 |
·优化后的ic-ELISA | 第23页 |
·交叉反应 | 第23-24页 |
·实际样品添加回收率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三、二苯甲酮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6-3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溶液系统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免疫原的合成和鉴定 | 第26-27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7页 |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27-28页 |
·ELISA 方法的评估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人工抗原的合成和鉴定 | 第29-30页 |
·二苯甲酮抗体的效价和工作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ELISA 各参数的优化 | 第31-32页 |
·优化后的ic-ELISA | 第32-33页 |
·交叉反应 | 第33页 |
·实际样品添加回收率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主要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