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论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24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一)中国文化学第8页
  (二)国学热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潮第8-9页
  (三)课程设置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22页
 四、研究思路第22-23页
 五、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一章 国学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第24-32页
 第一节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第24-26页
  一、“经典”教育的意义第24-25页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第25-26页
 第二节 国学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第26-32页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第26-28页
  二、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第28-29页
  三、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第29-32页
第二章 1911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32-45页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教育思潮第32-34页
  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学堂教育的兴起第32-33页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教育学者的访华第33-34页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34-41页
  一、尊孔复古派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35-37页
  二、新文化革命派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37-41页
 第三节 五四运动前的语文科课程设置与国学经典教育第41-45页
第三章 1919年-1934年国语运动时期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45-56页
 第一节 国语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潮第45-46页
 第二节 国语运动时期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46-52页
  一、“整理国故”运动——不曾中断的“国学”研究第46-50页
  二、国语教学中章士钊“读经令”的复辟逆流第50-52页
 第三节 20年代现代新儒家的诞生第52页
 第四节 国语运动时期的语文课程设置与国学经典教育第52-56页
第四章 1934年-1949年教育“中国本位化”的探索与国学经典教育观念第56-62页
 第一节 国民党要员提倡读经回归第56-57页
 第二节 文化界展开关于“中国本位化”的大讨论第57-59页
 第三节 教育“中国本位化”探索中的语文课程设置与国学经典教育第59-61页
 本章总结第61-62页
第五章 从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看当下中小学的国学经典教育问题第62-69页
 第一节 当下国学经典教育观念回归与民国时期的异同第62-65页
  一、时代诉求呼唤国学经典教育回归第62-63页
  二、社会文化发展呼唤国学经典教育回归第63-64页
  三、语文教育的目的取向呼唤国学经典教育回归第64-65页
 第二节 当下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第65-69页
  一、国学经典教育应该回归到语文课程中第65-67页
  二、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1、学术专著第70-72页
 2、期刊论文第72-74页
 3、博硕论文第74-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初期关键历史事件对历史教育的影响初探
下一篇:中学语文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教学实践--以议论文体为例